2018年4月23日 星期一

DIY 將 Eclipse Cross 自動啟停裝置修改為預設關閉 (不是永久停用 Auto Stop&Go) HOW TO SET Auto Start-Stop System Default to OFF

這幾年環保法規越來越嚴格,而部份國家的汽車稅金高低會與車子的CO2排放量成正比,所以原廠除了提高引擎的工作效率外,為了符合環保法規的排放限制,還會針對暫時停車的狀況引進自動啟停系統,減少車輛排放的廢氣對於環境的影響。
 
當車輛因停等紅燈或道路擁塞而停止時,駕駛如果有加大煞車踏板踩踏的力道時,啟停系統便會立即介入讓引擎熄火,並在駕駛釋放煞車時重新啟動引擎,或者是搭配 Auto Hold 功能,引擎熄火狀態下駕駛便可釋放煞車踏板,等待要再次行進而重新踩踏油門時,或者單次啟停熄火時間達到三分鐘 (以 Eclipse Cross 為例) 時,便會再次啟動引擎。

對於啟停系統的致能條件,及致能後的熄火條件與熄火後的再次啟動條件,不同廠牌車型的設計多少有些差異,本文不深入探討。

對於自動啟停系統的再次啟動方式,目前有兩種作法,一種是使用啟動馬達重新啟動引擎,另一種是搭配缸內直噴,依序於適當的汽缸中噴入燃油並點火,恢復引擎運轉。使用啟動馬達的作法會導致啟動馬達及啟動電瓶耗損過快,必須強化這兩個零件,維持車輛的使用壽期。而另一種透過缸內直噴點燃油氣來恢復引擎運轉的作法 ,可避免啟動馬達的過度損耗。

不論哪種重新啟動引擎的方式,在引擎熄火時,空調 / 燈光 / 監理電腦等都會持續用電,而且發電機無法工作發電,所以所有電力都只能由啟動電瓶來支應。車廠會搭配 AGM 或 EFB電瓶,讓車輛引擎重新運轉後,提高電瓶回充的速度,確保正常的汽車電瓶使用壽期。但是 AGM 或 EFB 電瓶的單價都高於一般的鉛酸電瓶很多。例如 75D23L  CMF 電瓶一顆大約只要 NT$2400,而支援自動啟停系統的電瓶 YUASA EFB Q85 一顆要 NT$3600, AGM 60AH 一顆更要 NT$7000。如果是日本原裝的 Q85 電瓶就更貴了。

啟停系統對於引擎組件損耗比較大的另一個元件是曲軸主軸承,因為引擎停止後,缺少機油的潤滑,曲軸會與軸承直接接觸,在下次重新啟動時,沒有潤滑油的幫助下,金屬曲軸與金屬的主軸承會產生摩擦損耗。如果這樣重複啟停的動作頻率提高,軸承的損耗就會加大很多。對於有支援啟停系統的引擎,原廠會特別加強主軸與軸承耐磨能力 (如使用自潤滑軸承),讓啟動的耐受度由沒有啟停系統的 5 萬次啟動耐受度,提高到支援啟停系統的 50 萬次啟動耐受度。

對於 Eclipse Cross 來說,自動啟停系統的使用會加快電瓶的損耗,所以原廠配置了 Q85 EFB 專用電瓶。另外 Eclipse Cross 的 4B40 1500 c.c. 引擎有進排氣 Turbo 裝置。引擎運轉時, Turbo 裝置會產生高溫,必須透過冷卻水循環冷卻,還需要機油循環的持續潤滑,以確保 Turbo 裝置能正常工作。問題是當自動啟停系統將引擎熄火後,冷卻水及機油都暫時停止循環,Turbo 裝置的熱度無法立即下降,對於暫時停留在 Turbo 裝置機油管路內的機油有過熱、加速劣化的疑慮。我想,原廠在搭配自動啟停設計時,應該有配套解決方案,但是這部份並沒有文字紀錄描述清楚。

我為了確保電瓶及 Turbo 裝置的使用壽命,並為後續更換一般鉛酸電瓶做準備,所以會希望自動啟停系統內定是關閉的。但是,大部分擁有自動啟停系統的車型,都會內定開啟自動啟停系統,即使駕駛手動將系統停用,下次啟動引擎時,自動啟停系統還是會自動恢復使用,無法永久停止。我必須自己習慣在每次啟動引擎後,透過按鍵關閉自動啟停系統,但是還是常常會忘記。總是要到停等紅燈時,引擎自動熄火,然後突然間的抖一下引擎,我才知道我又忘了關閉自動啟停系統了。這就是讓我產生將自動啟停系統預設為關閉的改車想法。

我在網路上搜尋到 Subaru XV 可以使用一顆繼電器將自動啟停系統關閉,甚至於只要一條短電線就可廢除自動啟停系統。他們的方法是將 AS&G OFF 的按鍵直接短路,達成永久關閉自動啟停系統,而原先停用自動啟停系統的按鈕也會被廢止而無法使用。我在我的 Eclipse Cross 上模擬這個作法,也就是在啟動引擎前,先按住 AS&G OFF 不放,然後啟動引擎,駕駛座儀表板上的自動啟停系統之標示會顯示 AS&G OFF。這個方法只達成了我期望的一半功能,因為他真的有關閉了自動啟停系統,但是自動啟停系統就真的被廢除了,無法重新啟用,除非是將改裝線路截斷或移除。當車子進原廠定期保養或維修時,這個狀況容易被技師發現,他會認為車子有不正常的改裝,導致 AS&G OFF按鍵失效,保固維修時會有很大的爭議。

上面這個方法在廢除自動啟停系統上應該可行,因為監控電腦有接收到這個按鈕被按下的狀況。但是我還是有一點小小疑慮,因按鈕是持續一直被按住,也就是說會有微弱電流會持續流過自動啟停監控電腦的電路。

如果要達成我理想中的內定關閉自動啟停系統功能,那至少要有一個計時電路,並搭配一顆繼電器,當引擎啟動的同時,讓這個計時電路透過繼電器的乾接點模擬手按住 AS&G OFF 按鈕 (按鈕構造,請見 <<Eclipse Cross 中控台左側開關飾版之開關按鍵分解>>),計時電路經過15秒後才斷開繼電器,將 AS&G OFF 按鍵放開,完成 AS&G OFF 的按壓與釋放動作,通知電腦要關閉自動啟停系統,並恢復 AS&G OFF 按鍵的功能。

這個電路就是很多網友改車用的「延時開關」。通常是用來避免加裝的用電設備暴露在引擎啟動前後,電瓶電壓大幅起伏的狀況,以達到保護改裝的電器設備。網拍使用「12v 延時開關」就可以找到很多,使用 NE555 的延時模組只要 NT$60 左右就可買到。

改裝的方法描述如下:
1) 準備一個 12v 改車延時開關,一隻引電保險絲, 兩個夾線烏龜夾,一塊有厚度的高密度泡綿貼紙,一片魔鬼氈。

2) 設置延時開關,繼電器只使用乾接點 NO (常開)、COM (共同導通),及計時器設定約 10 秒。所謂的乾接點,就是繼電器上的 COM 並不會與延時開關電路板上的接地相連,而繼電器的 NO / NC 腳也沒有與延時開關電路板上的任何電路相連。當延時開關定時條件達到時,會將繼電器的 NO 及 COM 導通,就只有這樣而已。至於繼電器乾接點的 NO 及 COM 要如何使用,就看我們要如何變通。

3) 參考 <<Eclipse Cross DIY 中控台左側開關飾版拆裝>>,將開關飾版拆卸。

4) 找出 AS&G OFF 按鈕開關的背後線纜,線纜有四條,依序為 BK黑 / R紅 / O橘 / P紫,使用烏龜夾將 BK黑 與延時開關上的乾接點 COM 接在一起,另一顆烏龜夾將 P紫 與延時開關上的乾接點 NO 接在一起。

5) 參考 <<Eclipse Cross DIY TPMS 安裝 ORO W417T OE RX 盲塞型胎壓顯示器>>使用引電保險絲,由儀表板 11 號保險絲引電供延時開關使用,另外延時開關接地與車身接地相接。

6) 將延時開關的背面貼上高密度泡綿,然後使用魔鬼氈將延時開關黏貼於中控台背面平整的塑膠版上。如下圖中的紅框位置後面。

這個延時開關改裝的運作模式是當儀表板電源打開時,延時開關就會有電,然後立即會將乾接點 NO與 COM 導通,也就是比照用手按壓住 AS&G OFF 按鈕。過了 10 秒後, NO 與 COM 斷開,也就是比照將手放開 AS&G OFF 按鈕。我們就是用這個延時開關模擬用手按壓 AS&G OFF 按鈕,將自動啟停系統於儀表板開始供電後關閉,然後過了 10 秒才放開 AS&G 按鈕。之後駕駛還是可以透過 AS&G OFF的按鈕再次恢復自動啟停系統。

上面這個改裝方式在按壓 AS&G OFF 的時間長達 10 秒鐘。前文我已提過 Subaru XV 使用一小段電線將按鈕短路的小小疑慮,而上面這個改裝的方式,我這個小小疑慮的時間長度有 10 秒鐘之久。
我對這個改裝不滿意,因此我又找了另一個可以設定兩個時段的計時模組,但是這個計時模組的單價是上一個改裝品的四倍,因為它有使用單晶片來控制。他可以產生下面控制繼電器的開關時序,真正與人實際去按壓 AS&G OFF 按鈕的狀態一致。
這個 YYC-2S 延時開關就是我實際用來修改 Eclipse Cross 自動啟停系統預設關閉的改裝品。他的功能很多,我是使用功能 P-34:通電後,延時 A 秒後,繼電器吸合,吸合 B 秒後停止。 所以 BK / P 要配對連結在繼電器的乾接點 COM / NO。並且在 A / B 秒的設定為 15 / 1 秒,於測試完成後按 K4 ,永久關閉顯示 LED,切換為低功耗模式。要注意的是 YYC-2S 的 NO / COM 做動與 NE555 延時開關的做動定義剛好相反。

這個對於 AS&G 自動啟停系統的電路改裝,因為是模擬人手去按壓 AS&G OFF 按鈕  (使用繼電器乾接點按壓按鈕) ,所以對於原廠自動啟停系統沒有任何變動,只有將預設開啟自動啟停系統用這個改裝電路來代替人工用手去按壓 AS&G OFF 按鈕,讓自動啟停系統變成預設關閉狀態,車主事後還是可以使用 AS&G OFF 按鈕重新開啟自動啟停系統。

如果改裝車主沒有跟原廠技師提起,技師不會發現這部份的改裝。如果真的需要移除改裝線路,最多就是將被烏龜夾夾傷破皮 (就是電纜外皮會被烏龜夾破線) 的部份修飾即可,沒有特別觀察,技師也不會發覺的。還要注意的是延時開關電路板的固定是否穩固,如果擔心的話,再用塑膠綁帶將電路板固定好即可。

本文所提到的自動啟停系統預設關閉的改裝方式,在所有使用簡單 AS&G OFF 按鈕切換啟動或關閉自動啟停系統的任何廠牌及車型,都可如法泡製。但是請網友特別注意,改裝過程的風險,以及改裝完成的風險,都要自行承擔。

阿丁 http://taurus-diy.blogspot.tw

2018/04/25 有部份 Eclipse Cross 車主,對於車上的 FCM 太過靈敏,導致車輛常常自動急煞車,車主不得已而養成在每次啟動引擎後,固定會手動關閉 FCM 的功能。建議可以比照本文用於自動切換 AS&G 為 OFF 的功能,改接 FCM 按鍵的線纜外緣兩條線,並將延時開關按鍵的時間由 1 秒拉長為 3 秒。這樣以後每次 KEY ON 後,延時開關便會自動將 FCM 功能關閉,不需要駕駛介入。當離開容易產生 FCM 誤動作的道路區域後,駕駛還是可以自行手動按 FCM 開關來啟動 FCM 功能。

2018/05/15 有車友提問能否用一個延時開關於啟動引擎後,同時將 AS&G 及 FCM 關閉?
如果要使用一個延時開關來同時控制 AS&G 及 FCM 開關,我建議要在延時開關電路板上再增加一個繼電器,讓延時開關電路同時控制原先的繼電器及額外增加的繼電器,兩顆繼電器一顆連結 AS&G 開關,另一顆連結 FCM 開關,但是前提是 AS&G 及 FCM 開關的監控電腦必須是各自獨立的系統才行。
如果 AS&G 及 FCM 開關的監控電腦為單一電腦,那同時按兩顆按鍵的狀況可能只會有某一個功能被關閉,也可能沒有任何功能被關閉,這要實際試驗才知道。有機會我再測試看看。如果網友實作測試後有確切結果,也請回報一下。
最穩當的解法是使用兩個獨立的延時開關個別控制 AS&G 及 FCM,這是一定可以成功,而且沒有互相干擾的問題,而缺點就是需要安裝兩組延時開關。

2019/05/16 補充:
Eclipse Cross 18年式一開始,透過按住 AS&G 的按鈕,再發動引擎,並無法關閉怠速啟停功能。推測是當時的 ECU 韌體會先檢查按鈕狀況,只有在按鍵是 edge trigger (ON -> OFF) , 也就是按下 AS&G 按鍵並放開按鍵才能切換設定。
但是後來回原廠更新 ECU 韌體系統後 (後來 19 年式的新車也是一樣) ,這個韌體檢查  AS&G 按鈕的功能方法改成 level trigger,也就是按鍵按下去 ON 便會切換設定。
結果就是現在只要用牙籤卡住 AS&G 按鍵在壓下的狀態,任何時候只要發動引擎,就能強制取消 AS&G 的功能,這就跟 Subaru 的車一樣了。但是,AS&G 按鍵持續導通的狀態是否對 ENGINE-ECU 有不良影響,這就不得而知了。而且這個做法要臨時恢復 AS&G 功能,然後再恢復關閉時很繁瑣,所以我還是建議使用延遲開關來模擬駕駛在 KEY ON 之後按壓 AS&G 按鍵的作法,來內定切換 AS&G 為 OFF 關閉。

2018年4月21日 星期六

我的 Eclipse Cross 選車評比過程

三年前,我的 Taurus 冷氣因為壓縮機離合器故障而停擺時,我就將 Taurus 擱置車庫,之後辦理停駛。那時用車頻率也降低很多,所以就轉而與內人共用一台 Matiz 小車。

Matiz 持續使用了兩年的光景。當有需要遠行時,Matiz (十四年的車齡) 鬆散的底盤讓行車顯得不穩定,而車身板金鏽蝕,更加突顯出 Matiz 的安全性不足。內人催促我該換車了,不然假日出遊都沒有車可以用。再加上我的孩子太會吃了,去年國三畢業時就長得比我高,現在身高已經超過 182cm,Matiz 的副駕駛座變成他的專屬座位,因為太大隻坐後座只能捲曲身形,無法坐正。換車是勢在必行。再搭上政府鼓勵舊車換新車,可以減徵貨物稅五萬,Matiz 的殘值可以發揮到最大極限,此時不換,更待何時。

首先列出用車需求:
1) 出遊方便
    最好可以上山,能夠輕度 Off Road,脫困能力強。
2) 乘坐舒適
    特別是大兒子身形高大,後座要能坐得下。
3) 安全性夠
    主被動安全性要夠,一定要有主動煞車及自動跟車、盲點偵測功能。
4) 維修方便
    原廠維修據點多,零件充足。
5) 經費考量
    雖然養不起高級進口車,但以前要養兩台車,現在換車後只需要養一台,可以換一台好一點的新車。

總結以上的需求,國產的休旅車是入選名單,而目前汽車進口關稅已降低,進口車越來越便宜, 所以進口休旅車也是入選名單。

接下來我上網搜尋,主要就是參考 8851 的新車網頁篩選 SUV 車型,價格限定 80 ~ 100萬,然後排除了外型無法接收的車子,剩下的候選名單如下:
Toyota RAV4 2.0、Honda CR-V 1.5T、Mazda CX-5  2.0 (不喜歡他的大嘴)、Ford Kuga 2.0T、Subaru Forester、Nissan X-Trail、Hyundai Tucson 2.0T柴、Hyundai Santa Fe 2.2T柴、Mitsubishi Outlander。 (一開始還沒有 Eclipse Cross、Subaru XV)

我開始收集這些候選車子的車身尺寸/引擎扭力輸出/cc數/油耗/稅金/十年持有成本/平均年度開銷等,使用電子試算表登打這些數據資料,然後依據引擎出力比由小到大排序, (車重+300) / 扭力,也就是評估車子引擎扭力輸出要帶動滿載乘客時的餘裕度,所以引擎扭力輸出差,或者是車子太重時,名次會落後。排列順序是這樣:
 Hyundai Tucson 2.0T柴、Hyundai Santa Fe 2.2T柴、Ford Kuga 2.0T、Hyundai Tucson 1.6T、Honda CR-V 1.5T Vti-S、(Mitsubishi Eclipse Cross)、Ford Kuga 1.5T、Mitsubishi Outlander 2.4、(Subaru XV)、Madza CX-5 2.0、Nissan X-Trail 2.0、Subaru Forester 2.0、Toyota RAV4 2.0。 (Eclipse Cross 及 XV 是後來補上的)

柴油引擎很省油,引擎扭力輸出大,但是維護成本高,購車單價也高,更不用說還掛了 Turbo Charger,所以 Hyundai 的柴油車就由候選名單移除了。我的用車里程不高,所以並不是很看重車子省油性。另外我也無法忍受 Madza CX-5 的車頭氣霸樣式,也移除。引擎扭力過低的 Nissan X-Trail 2.0、Subaru Forester 2.0、Toyota RAV4 2.0 也一併移除。剩下的候選名單是:
Ford Kuga 2.0T、Hyundai Tucson 1.6T、Honda CR-V 1.5T Vti-S、Ford Kuga 1.5T、Mitsubishi Outlander 2.4。

原廠展間,有去過 TOYOTA,知道 RAV4 7月競賽月的折價可以超過 10 萬。有去過三菱匯豐,問過 Outlander 2.4,也有試駕開過朋友的 RAV4 2.5 及 Outlander 2.4。後來知道 Outlander 2.4 的安全型配備 FCM  及 ACC,便將這兩個功能列為必選配備。但是很多廠牌的車只有頂級款才會給 FCM 及 ACC,但是預算就高太多了,例如 Ford Kuga 2.0T 119.8萬 (有4WD),我最後知道的價格,於年終競賽月最多可以折到 10 萬。Ford Kuga 1.5T 安全配備不足, 而Kuga 2.0T 旗艦國產車的車價比日本原裝進口 Subaru XV 的還高,也被剃除。最後鎖定 Outlander 2.4 安全型 91.5萬的車型,並自費加裝 BSW 盲點偵測系統。

之後內人與我取得共識,就是為了在特定用車環境下能提高車輛的脫困能力,以及險昇坡道的爬坡安全性,所以又加了一個條件,就是這輛新車一定要有四輪傳動系統。因此,目標車型提昇為 Outlander 2.4 4WD 旗艦型,預算範圍也提高為 90 ~ 120萬。然後當時連襟剛好也看到相關的車展新訊,建議我看看 Eclipse Cross 以及 Subaru XV。 這兩台都有全時四輪傳動系統。

10月底,在網路上看到三菱確定要在歐洲/北美及亞洲台灣 (都是左駕車)首發推出 Eclipse Cross 的跨界休旅車,我又密集搜尋 Eclipse Cross 的網路資訊。那時候台灣傳聞售價可能會達到 120萬的級距。我比較了一下 Outlander 2.4,如果要買到四輪驅動的頂級款,要花 106.9 萬,這樣跟日本原裝的 Eclipse Cross 差距大概只有10多萬而已。但是稅金上 Eclipse Cross 1.5 Turbo 比 Outlander 2.4 低了一級,而且 1.5 Turbo 引擎在引擎轉速 1800 ~ 4500 間都能輸出最大扭力,這比 Outlander 漂亮很多。到這裡, Eclipse Cross 已經在我的心中佔去了很大一塊。

Subaru XV 有去展間看車,我對於 EyeSight 很有好感。在主被動安全配備上,Eclipse Cross 比 XV 少了車道偏移修正以及自動轉向大燈的功能,但是我大兒子坐到 XV 後座卻發現頭會頂到天花板 (就是這一點將 XV 淘汰),而大一號的 Forester 當時也還沒有配備 EyeSight。還有就是 Subaru  的 XV 及 Forester 相當車價的等級還是使用 NA 自然進氣大排氣量的引擎,所以稅金比 Eclipse Cross 高了一階。至此 Subaru 就被 Eclipse Cross KO 了。

先電話聯繫順益展間,預約時間看新車。當日全家人出發至展間看車,一同檢視 Outlander 及 Eclipse Cross。

內人的第一映像是 Outlander 的塑膠味道很重,Eclipse Cross 才有進口車的味道 。這應該是所有汽車大廠都會去著墨的,要為自己旗下的高級車款特別設計新車的味道,但是國產車卻忽略了這一點,塑膠刺鼻味道讓國產新車買家大幅降低好感度, Outlander 因此扣分很多。我想順益應該不會為了賣 Eclipse Cross ,而在 Outlander 內裝塗很多含甲醛的黏劑吧。

另外 Eclipse Cross 短了約 28 公分,對我們日常用車停車時會方便很多,這部份 Eclipse Cross 加分不少。簡單與業務談了一下購車方案及加裝品項後,當場刷卡付訂金簽約了,全家歡欣等待新車的到來。

人生的第一台進口車是首次進展間一個多小時就這樣下訂了。還沒有試乘就下訂,我會不會太衝動了呢?我沒有品牌情節問題,但是我內心還是認為日本原裝的品質會比台灣組裝的還好。

選擇日本原裝的先決條件是我們家到底養不養得起這樣一台日本進口車,因為 Eclipse Cross 用的輪胎是 18 吋圈胎, Eclipse Cross 的零件大部分都是日本生產,過保固後的零件更換費用會比國產車高很多。不過家庭用車由原先的兩台 (Taurus LX 3.0 + Matiz II 800) 縮減為一台,我想我們家應該還養得起這台 Eclipse Cross 的。
另外,日本三菱為了重返榮耀,對於 Eclipse Cross 這台世界戰鬥車款下了很多苦心,給了很多好料。最後台灣三菱公佈了 Eclipse Cross 的售價,頂級 S-AWC 車型為 116.9 萬,全系列三種車型全都配備 FCM、BSW、7 SRS,再加上 Euro NCAP 的撞擊測試也得到 5 顆星的好成績。Eclipse Cross 的高 C/P 值,讓我們很自然的就選中了他,

下訂後的隔週,業務安排試駕,整車坐了四個大人,爬八卦山也很輕鬆,沒有感到有何缺點。

對我而言,這台 Eclipse Cross S-AWC 有哪些優點呢:
 
1) 1.5 Turbo 稅金低一點 ,引擎扭力足夠,即使滿載爬山也游刃有餘。

2) 配備了三菱先進的四輪驅動系統 S-AWC,比國產 Outlander 更安心。

3) FCM / ACC / BSW / 7 SRS 搭配 S-AWC,Euro NCAP 撞擊測試 5 顆星,安全性十足。

4) 後檔隱藏式雨刷,不怕陽光曝曬。

5) 車門下緣有倒勾護板,不會因為車身髒污,導致乘客上下車時長褲衣裙沾染髒污。不須安裝迎賓踏板。

6) SDA 支援 Car Play 及 Android Auto,聲控打手機 / 導航都很方便,音響聲音讚 。

7) 後座可前後移動 20cm 、椅背角度調整有八段,Subaru XV 就是不能調整而被我大兒子打槍的。座椅高度方便乘客上下車。

8) 車尾排氣管為隱藏設計,不用煩惱尾管美觀問題,不須改裝。

9) 有 HUD / 換檔撥片,行駛時,駕駛視線可以保持在車頭與前方路面,需要手動換檔時也不用將手移開方向盤。

10) LED 大燈很亮,照射範圍很廣,所以不需要像 Subaru XV 那樣昂貴的自動轉向頭燈功能。

11) 三菱維修體系的維修據點比較多,保養方便,保養價格也不貴。但是目前零件的價格可能無法跟國產車比,期望 Eclipse Cross 在全球市場能大賣,讓零件的價格可以大幅降低。

12) 車身線條很活潑 / 年輕,一坐上車,心裡頓時開朗起來。如果每天都能開著愛車與家人一同遊歷山林曠野,那該是多麼暢快的一件事啊!




那有缺點嗎:

1) 沒有電動尾門+遙控,但這不是必要項目,可以忍受。目前在台灣已經有副廠店家開發改裝套件了,而順益經銷商也有推出加購價。百萬的車價,應該是原車就要給這個配備才是。

2) 沒有環景 View (2019 年式旗艦開始標配),只有倒車影像,價格問題,進口時被拔掉了。某些特殊環境下,環景會非常好用。如果當初下單時可以選購,我願意花錢加購。

3) 沒有全尺寸備胎,只有補胎劑。用了補胎劑,輪胎內的 TPMS Sensor 可能要報廢,心裡會有個疙瘩在。國外版本有小尺寸備胎配置,等看看以後能否改裝成全尺寸備胎。

4) 沒有車道偏離輔助修正,但至少有車道偏移警示,開車沒睡著就好。

5) 第一批訂車,在台灣還沒有任何配件可選,目前過了三個多月,是有些配件可以買了。但我需要的是車尾的腳踏車掛架,這樣出遊時可以減少租腳踏車的費用。

6) SDA 面板及駕駛座儀表板的多功能顯示螢幕沒有繁體中文化。系統的開發應該是有預留多國語言界面,花點心思增加語系支援能力,才不會成為潛在買家扣分的項目。

7) 沒有後座中央出風口,只有前座地毯上的兩個小出風口。不過目前家人還沒有表示冷氣不夠用。

8) 車內鋼琴烤漆飾板容易產生擦痕,只好自己小心使用。

9) 行李箱照明不足,國外原廠有 LED 選配,不過有點小貴,之前的想法是可以透過加裝人體自動感應 LED 燈來改善。

10) 胎壓感測器沒有數值參考,這是各廠大部分新車都沒有配置,但是可以自費安裝 ORO W417T OE RX 接收主機,我已經 DIY 安裝完成。請參考 <<Eclipse Cross DIY TPMS 安裝 ORO W417T OE RX 盲塞型胎壓顯示器>>。

11) 怠速入D檔,冷氣壓縮機結合啟動時,方向盤會輕微抖動。這是正常現象,只有手握住方向盤時才有感覺。如果引擎振動的抑制能力能加強的話,那就更棒了。 (備註:磨合個一年後,冷氣壓縮機啟動時導致的方向盤抖動已經沒有感覺了)

12) Auto Stop&Go 自動啟停裝置無法永久取消,必須每次啟動引擎後,手動取消,很麻煩。但是我有解法,有興趣的 Eclipse Cross 車主,請參考 <<DIY 將 Eclipse Cross 自動啟停裝置修改為預設關閉 (不是永久停用 Auto Stop&Go) HOW TO DISABLE Auto Start-Stop System>>。
Eclipse Cross 使用的自動啟停系統,在引擎暫時熄火後,是透過由特定汽缸噴油 / 點火,快速恢復引擎出力,並不是透過啟動馬達重新帶轉,所以會造成啟動馬達的過度損耗。但是引擎熄火後,電力只能由電瓶供應,這會加速電瓶的損耗,所以 Eclipse Cross 須搭配支援自動啟停的 EFB 電瓶,在引擎恢復運轉時,能快速回充電力。 EFB 電瓶比一般電瓶貴了不少,我想降低電瓶開支。另外,引擎停止運轉時,渦輪的機油潤滑也會暫停,這會加速暫時留置在高溫渦輪管路內的機油衰退老化的速度。所以才有永久停用自動啟停裝置的想法。

13) 這台車沒有防盜系統,只有防盜晶片鑰匙。防盜主控電腦應該也沒有多少錢,也是進口時被閹割掉的部份。買這台車要有心裡準備,竊盜險一定要買。

14) 最後一個缺點是每天都會很期待能開車出門,但是又怕受到外來的傷害。
自己都很小心用車,但是今年掃墓時,車尾被不明車輛碰傷,有點心疼。 Eclipse Cross 的車頭有 FCM 雷達,以後停車還是要注意保護車頭,防止重要的雷達及其他感測器被他車碰撞損壞。

基本上我買 Eclipse Cross S-AWC 就是看在 1) 超高的 C/P 值;2) 主被動安全配備齊全;3) 1.5 Turbo 引擎扭力足,稅金低。車子的詳細規格請看這邊 <<Mitsubishi Eclipse Cross 2018 日蝕 S-AWC旗艦型 規格配備>>。

說了這麼多,只是描述我的購車歷程與感想,沒有任何勸敗網友的意圖。畢竟每個人的需求都不相同,符合我需求的 Eclipse Cross 不一定符合網友的購車條件。在此提供網友參考。

阿丁 https://taurus-diy.blogspot.tw


2018年4月9日 星期一

Eclipse Cross 中控台左側開關飾版之開關按鍵分解

Eclipse Cross 的主要附加功能之開關按鍵都在中控台左側的開關飾版上  ,共有下面四種按鍵類型:A) 簡單按鍵開關,B) 帶燈按鍵開關,C) HUD複合開關, X) 盲塞。拆卸方式請見 <<Eclipse Cross DIY 中控台左側開關飾版拆裝>>。

這是開關飾版背面看到的各按鍵插座,基本上每個線纜插頭只能插入鍵槽鍵位形狀相同的按鍵插座上,這樣的防呆機制可以避免線纜插頭插入錯誤的按鍵插座中。但是有一個例外,也就是上排白色的 A 插座 (LDW 車道偏離警示) 及下排的 B 插座 (駐車聲納) 形狀一樣,只有顏色不同,其對應的線纜插頭顏色也跟按鍵插座同色。所以當要安裝線纜時,對於這兩個線纜插頭要額外注意線纜插頭要插入顏色相同的按鍵插座上。

這是拆卸下來的四種按鍵類型。按鍵本體的邊緣於有特殊的鍵位,當要安裝到開關飾版上時,只能裝到有特定鍵位的開口。

除了盲塞沒有任何功能之外,其他按鍵都能用來控制某種特定功能。下面是按鍵開關之分解,可以簡單用小一字起子將按鍵分解開來。

這是有帶燈光的駐車聲納開關,當駐車聲納功能有開啟時,那顆紅燈會點亮。該按鍵按一下,便會關閉駐車聲納功能,而且開關上的紅燈也會跟著熄滅。也就是說,燈亮表示有駐車聲納警示功能;如果燈不亮,表示駐車聲納警示功能被關閉。

駐車聲納系統於每次 KEY ON 時,便會自動啟動。超音波聲納會持續偵測靠近感測器的物件遠近,當達到一定距離時便會開始發生警告聲響,儀表板上的多功能顯示螢幕也會顯示物件是由哪個方位靠近。當物件更加靠近車身感測器時,警告聲響的頻率會越加急促,直到變成連續聲響,距離物件可能不到30公分。當特定用車環境無法避免駐車聲納系統持續的警告聲響產生,便可透過按壓駐車聲納開關來關閉系統,避免吵雜的警告聲響干擾駕駛。

駐車聲納開關電路板背面有六支 pin 腳,中央兩隻 ILL+、ILL- 為夜間照明,當大燈有開啟時,所有按鍵開關上的背光燈源會點亮,讓半透明的文字圖標透出亮光,便於駕駛夜間辨識使用。外層的 SW、E 為按鍵控制接腳,SW 應該是控制電腦的輸入腳,E 應該是接地。而最外層兩隻腳為 IG+、IND1,IG+ 應該是 KEY ON時會供電的 +12v,而 IND1 為控制電腦用來點亮開關上的燈光之控制接腳 (Low Enabled)。

這張是只有簡單開關功能的 FCM開關及 Auto Stop&Go 開關的大分解對照。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兩個電路板是完全一樣的。

這是最大的 HUD 抬頭顯示器的控制開關,共有 HUD亮度、HUD開關、HUD反射版角度三個按鍵。

這是簡單按鍵的背面電路配置。

這是簡單按鍵的正面電路配置。
簡單按鍵開關跟帶燈按鍵開關的電路板是完全相同的,帶燈按鍵開關多了一顆 LED、一顆限流電阻,還有一顆保護電容。

這張是 Eclipse Cross 開關飾版上的三種按鍵之機板背面。

這是三種按鍵機板的正面。右邊兩顆按鍵的黑色按鍵自身有帶復位彈簧,提供按鍵回彈的力道。

三種按鍵本體只有提供簡單的按鍵功能及照明功能,主控電腦都沒有在裡面。按鍵結構看起來很精實,應該很耐用,請網友參考。

阿丁 https://taurus-diy.blogspot.tw

2018年4月4日 星期三

Eclipse Cross DIY TPMS 安裝 ORO W417T OE RX 盲塞型胎壓顯示器

台灣自 2016/07/01 開始,法規要求所有市面上銷售的新車,都要配置胎壓感測器 TPMS,但是大部分的汽車都只有在儀表板安裝一顆胎壓警示燈,當有某一顆輪胎漏氣,車主無法透過胎壓警示燈號即時了解是那一顆輪胎有漏氣,必須每顆輪胎逐一檢查確認。

Eclipse Cross 同樣有在每一顆輪胎安裝內置式胎壓感測器,而儀表板上也是只有一個胎壓警示燈號。透過安裝一個盲塞式胎壓顯示面板及無線胎壓接收器,車主便可即時監控車輛所有輪胎的胎壓及胎溫,這對於沒有配置備胎的 Eclipse Cross 特別重要,因為 Eclipse Cross 配置的日製 18 吋YOKOHAMA BluEarth E70 輪胎不便宜,如果因為沒有注意輪胎氣壓不足,而導致過度磨耗提早下課,那心情就不美麗了。
 
ORO W417-T OE RX (Mitsubishi-1) 是 ORO 為了對應三菱原廠胎壓感測器而設計的盲塞型胎壓顯示器,其顯示器面板長寬只有 33x22mm 大小,可以直接安裝在 Eclipse Cross 及 Outlander 的盲塞孔位置。往後如果原廠的胎壓感測器電池沒電後,可以更換原廠發射器,也可以向 ORO 購買 OE 原廠替代件胎壓感測發射器,W417-T 都可繼續使用。


1) 拆卸中控台關飾版
為了安裝盲塞型胎壓顯示器,必須先熟悉如何拆裝中控台開關飾版,之後才能試著自己增加一個新功能開關按鈕,或者去修改原開關按鈕的功能。請參考 <<Eclipse Cross DIY 中控台左側開關飾版拆裝>>。

這次 DIY 除了要購買一組 W417-T(Mitubishi-1) 無線胎壓偵測器外,還要準備的是一隻保險絲引電器 (小號尖型 ASP) 及5A保險絲。5A保險絲已插入正確的位置,這是未來將供電給 W417-T 用的保險絲。




在開關飾版拆卸下來後,先檢討一下按鍵開關的位置安排。這張是 Eclipse Cross 原先 的開關配置,還有兩個盲塞位置可以使用,但是為了方便駕駛在停等紅燈時,能方便檢視,所以預計會安裝在原先的 FCM 切換開關的位置,然後 FCM 切換開關就搬到第二排的最左邊的位置。

2) FCM 開關無法直接安裝於左下方的盲塞孔,須先將開關取出加工。這是加工前。

3) 使用彫刻刀將開關側面上的鍵位去除一部分。這是加工後。


4) 然後就可將 FCM 安裝至第二排最左邊的位置上。

5) 接下來要將 W417-T 盲塞型顯示器裝到上圖開關飾版第一排最左邊。因為 W417-T 盲塞顯示器的寬度少了約 2 mm,而且其卡榫尺吋也過小,所以裝到開關飾版上後很容易跳出來。必須在顯示器的左右兩側各塞入 1 mm厚的雙面膠墊片,這樣安裝時才不會很容易就跳出來。

6) 然後 W417-T 的電源接地安裝於中控台金屬支架的固定螺絲這邊。


7) 使用保險絲引電器供電給 W417-T。先使用保險絲拔取器將儀表板保險絲 10A 取出,插入保險絲引電器上另一個空的保險絲座上,以維持原廠設備線路的供電保險。


保險絲選取位置的決定是車主希望何時 W417-T 可以開機。我的選擇是儀表板保險絲,這樣當我 KEY ON 時,便可供電給W417-T,而我KEY OFF 時,便會斷電,不會在停車時偷吃電,讓電瓶提早下課。

8) 使用驗電筆先檢查一下保險絲引電器的引電是否正常,檢查儀表板是否正常運作。然後關閉車子電源 KEY OFF。將保險絲引電器的藍色快速接頭與 W417-T 的紅色電源線壓接在一起。

9) 將 W417-T 接收器藏到駕駛座椅下面的地毯與隔音棉的交界處,這樣接收器就不會與車上板金機件碰撞發出異音。


10) 將無線胎壓接收器的線路,沿著門檻飾版下面的線組理線至中控台開關飾版處,將接收器的插頭與 W417-T 面板插座對接,並將 W417-T 的保險絲線組固定在 A柱下部的車身線組上,然後將多餘的接收器線段往回拉到駕駛座椅下,沿線的接收器線段使用綁帶與車身線纜綁好,剩下的接收器線段捆在一起塞入駕駛座椅下。


11) 接下來就可以 KEY ON 檢查 W417-T 顯示器有沒有點亮及發出啟動提示聲響。沒問題後,就可將所有飾版反向安裝回去。

12) 接下來就是參考 ORO W417-T 的手冊,使用輪胎快速洩壓法配對所有輪胎。當然你要有打氣機在身邊,最簡單的方式是開到加油站附設的加氣站來施作。

辛苦了老半天,來看看 DIY 的成果:


ORO W417-T 在輪胎行店家的安裝工資大部分會收取 NT$800,如果是更換輪胎或者是保養時順道安裝,可能會便宜一些。台灣的 TOYOTA 有將 ORO W417-T 的銷售權買斷,所以只要是 TOYOTA 的車要安裝 W417-T盲塞式胎壓顯示面板,只要到原廠服務廠,就可使用低於 NT$3000 的價格安裝完成。但是其他車廠的車,ORO W417-T 未含安裝的銷售價格就已經超過 NT$3000了。
網友可以試試看將自己的愛車偽裝成 TOYOTA 的車,到 TOYOTA 原廠用優惠價安裝整套 W417-T 看看。前面這段是說笑的,因為適用於 TOYOTA 的 W417-T 已經預設只接收 TOYOTA 原廠無線胎壓感測發射器訊號,無法接收其他車廠的胎壓訊號。
建議 ORO 可將所有車廠訊號辨識寫在一起,簡化 W417-T 的客製組裝程序,降低售價,加快銷售速度。另外車主要換車時,W417-T 也可搬到另一台車上使用了。

有一個保險絲的使用觀念,網友要特別注意。
任何一個保險絲座都有一個入電源及出電源,而入與出之間就是當線路電流過大時會燒毀的保險絲。原車保險絲的容許值不能任意更換,不然可能會有火燒車的事故發生。 而引電器可插兩隻保險絲,一隻是原車上的,另一隻是給擴充電器設備用的,要先搞清楚哪個插座是給原車使用,哪個插座是給擴充電器使用,然後安裝到車上的保險絲座的方向又要使用哪個方向。

下圖為保險絲引電器的說明。

上圖中的 5A 保險絲是給擴充電器用的,已經安裝在正確位置,而保險絲引電器的安裝方向有兩個,如果安裝正確,就是原車電器使用原車的保險絲,而擴充電器使用獨立的 5A 保險絲。

如果反轉180度安裝,就變成左上角的簡圖,也就是原車電器及擴充電器共用原車保險絲,而擴充電器使用的 5A 保險絲變成原車電器的下游保險絲。

如果有人將兩隻保險絲的安裝位置給弄顛倒了,就變成原車電器及擴充電器共用 5A保險絲,到時候就會常常燒斷保險絲了。用電安全不可不慎,網友可要特別注意。



網友會問說那怎麼知道保險絲引電器要安裝哪個方向呢?重點就是入電腳要插入保險絲座上的供電腳。測試方式就是將只裝了擴充電器保險絲的引電器 (不裝原車保險絲) 插入原車保險絲座,然後使用驗電筆,看看藍色的快速接頭在 KEY ON 時有沒有電。有電就是對的方向,沒有電就是錯誤的方向。

阿丁 https://taurus-diy.blogspot.tw

2019-09-13 今日中秋佳節,開車出門,一上路加速後,儀表發出警告聲響,同時儀表板出現了胎壓不足的警示。新車到現在開了17578公里,這是首次輪胎中釘。光看這個胎壓不足的警示,根本無法判斷是那一輪中釘。

還好我有裝 ORO W417-T 胎壓顯示器。當儀表板一出現胎壓不足的警示,首先最吸引我的反倒是 ORO 的警示蜂鳴聲音,蜂鳴聲大到我無法忽視。仔細讀取 ORO 的面板訊息,是「右後輪:胎壓過低 26 psi」,這讓我第一時間就了解是右後輪有異常的胎壓洩漏狀況。 目前我的輪胎冷胎壓都打到 35 psi,胎壓有低到 26 psi,這代表真的有洩漏的狀況。

我趕緊車停路邊,目視檢查輪胎外表,真的看到一顆螺絲釘剩下一個頭在胎面胎塊上,整隻螺絲釘沒入胎面。趕緊將車子開到輪胎行,花了NT$200 請師傅幫我車子的輪胎內補。
ORO W417-T 真是輪胎胎壓監控的好幫手。

Eclipse Cross DIY 中控台左側開關飾版拆裝

Eclipse Cross 日蝕有 FCM / Auto Stop&Go / ASC / HUD / Park SONAR / LDW... 一堆功能,中控台的左側有一塊開關飾版,上面有10顆按鈕,就是為了切換控制這些功能用。
開關按鍵編排如下:


「FCM」「LDW」「ASC OFF」「HUD 亮度」「HUD啟用」「HUD 反射板角度」
「盲塞 A」「A S&G OFF」「Park SONAR 帶燈」「盲塞 B」

上面「盲塞」意思是該處有一個預留按鈕的位置,但是目前並沒有任何設備使用到,所以使用了一個假按鈕塞住 (就叫做盲塞),可供未來擴充車用電器設備使用。例如增加一個盲塞型 USB 充電座,或者是安裝一個盲塞型胎壓顯示器等。

上面是拆卸下來的開關模樣,左邊是停車雷達警示 (聲納偵測) 開關,中間是 FCM 切換開關,右邊是通用盲塞。盲塞的形狀固定,可以裝到任何一個開關位置。而具有功能的開關,在開關面板上都有一個固定的安裝位置,也就是開關面板的開口槽有獨特的鍵槽,用來容納具有特殊鍵位的開關安裝。沒有特別處理,A功能的按鍵不能安裝到B功能的所屬位置。

盲塞A 的位置,在沒有自動水平調整LED大燈的 EC 車上,會配置大燈角度調整轉輪的開關。實際上背後的線組也有預留大燈角度調整開關專用線纜,即使是車上已配置 LED大燈的旗艦型 EC,這條線組並沒有被閹割掉。原因應該是原廠為了簡化零件的複雜度,在這個開關面板線組上不去區分是否有大燈水平調整線路,而是只有透過是否配置大燈水平調整開關,及接受大燈水平調整開關控制的大燈總成來區分是否有這個功能。早期很多進口車被代理商閹割了定速系統,如果要恢復定速的功能,只要我們找得到原廠的定速馬達/方向盤定速開關/煞車踏板定速解除開關,裝到車上後便可啟用定速系統,原因就是定速系統的相關控制感測纜線並沒有被移除。



另外台灣自 2016/07/01 開始,法規要求所有市面上銷售的新車,都要配置胎壓感測器,但是大部分的汽車都只有在儀表板安裝一顆胎壓警示燈,當有某一顆輪胎漏氣,車主無法透過胎壓警示燈號即時了解是那一顆輪胎有漏氣,必須每顆輪胎逐一檢查確認。Eclipse Cross 同樣有在每一顆輪胎安裝內置式胎壓感測器,而儀表板上也是只有一個胎壓警示燈號。透過安裝一個盲塞式胎壓顯示面板及無線胎壓接收器,車主便可即時監控車輛所有輪胎的胎壓及胎溫,這對於沒有配置備胎的 Eclipse Cross 特別重要,因為 Eclipse Cross 配置的日製 18 吋YOKOHAMA BluEarth E70 輪胎不便宜,如果因為沒有注意輪胎氣壓不足,而導致過度磨耗提早下課,那心情就不美麗了。

為了安裝盲塞型胎壓顯示器,必須先學會如何拆裝中控台開關飾版,之後才能試著自己增加一個新功能開關按鈕,或者去修改原開關按鈕的功能。

先看一下要拆卸的飾版部件順序:A) 門檻飾版  B) A柱下部飾版  C) 防水膠條  D) 中控台側蓋  E) 開關飾版。拆卸時,按照順序拆卸,各飾版才不會因為被干涉到而不好拆卸。

以下簡述拆裝中控台開關飾版步驟:

0) 開啟駕駛座車門

1) 先用撬棒撬起門檻飾版 (撬棒用塑膠工具,才不會傷到飾版)。


門檻飾版背面可以看到各個卡榫位置及形狀。


門檻飾版蓋住的線槽與卡榫夾 ,反向安裝時要注意有沒有對到位置。


2) 拆卸 A柱下部飾版,先解開下圖中間的塑膠螺帽。 

觀察下面拆卸完成的飾版背部門板扣的位置及方向,用撬棒撬離車身板金固定洞。


3) 拆卸車身防水膠條

4) 往車門方向撬開中控台側蓋,由下往上逐一撬開,避免折斷蓋板上緣與A柱飾版的倒勾

 先熟習一下側蓋各卡榫釦子的位置,藍色圈只有定位 (似乎是故意被省略掉紅色塑膠扣) 。

側蓋上端有一個倒勾與 A柱飾版相接,所以才要由下端往上撬,最後才將側蓋與 A柱飾版分離。

這是紅色釦子的特寫。


側蓋拆卸後的模樣。

5) 打開保險絲盒蓋,拆卸安全氣囊線纜固定扣,拆卸診斷插座。還有方向盤下方還有一片飾版,靠近駕駛的這一邊有三顆塑膠圓扣也要拆卸,其中有一顆是固定在開關飾版底端。

6) 接下來拆卸開關飾版的唯一固定螺絲,位置剛好在下面這張照片中的撬棒插入位置的下緣,被撬棒遮住,是一隻十字螺絲。
 
7) 往車尾方向由下往上逐一撬開中控台開關飾版的固定扣。這是最困難的部份,因為卡榫卡很緊,後面步驟 9) 會再說明。

這是拆卸好的模樣,各開關線纜接頭還沒有與開關分離。

8) 紀錄每個開關的相對線纜插頭。上排按鍵有四條線纜,下排按鍵有三條線纜,下排線纜有貼黃色膠帶標示,其中一條空接的是大燈水平調整開關的線纜。
原則上每一個線纜接頭只能插入對應的按鍵插座,但是要特別注意的是其中有兩顆分屬上下不同排的線纜接頭,其接頭形式是一樣的,但是接頭顏色不一樣。還好接頭顏色跟按鍵插座是一樣的,側邊原廠安裝時也有色筆劃記,這樣我們恢復組裝時才不會安裝錯誤。

9) 所有線纜接頭拆卸後,便可取下中控台開關飾版。這是開關飾版背面,可以看到有五個白色塑膠扣 (紅圈),兩個定位栓 (籃圈), 最後是那個黃圈的塑膠卡榫,就是這個塑膠卡榫導致開關飾版很難拆卸。


這是開關飾版左側模樣。四個方形的洞就是側蓋卡榫塑膠釦子插入固定的地方。


開關飾版的右側模樣。






這張是將開關飾版緊緊卡在中控台的塑膠卡榫特寫。照片中可以看到卡榫最薄的地方有塑膠彎折痕跡,再多拆幾次,這個塑膠卡榫大概會斷掉,降低開關飾版與中控台的緊密結合度。這是 DIY 要特別注意的地方。也或許是我拆卸的方式不是很恰當,導致這個卡榫會大幅彎折,照片中是再彎折回正常位置的模樣。



最後我們便可將開關飾版上的盲塞拆卸,安裝 TPMS 胎壓感測器的盲塞型顯示面板,或者安裝一個盲塞型 USB 充電座。

恢復組裝時,先將所有線纜接頭插入開關插座,檢查沒有插錯位置後,再啟動車子測試各開關是否正常,之後熄火,繼續組裝。

在中控台內有一個專門要讓開關線組躺的窩,開關飾版在蓋上的過程,注意線組彎折之後要維持在那個窩內,避免線組被異常彎折而損傷。

PS: 部份照片是後來補拍照的,所以可以發現部份照片有點異樣,但是文字敘述的拆卸順序是正確的,請網友特別注意。DIY 有破壞部件的風險性,網友如果想要 DIY 施作,請自行承擔所有風險。

阿丁 https://taurus-diy.blogspo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