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25日 星期日

Matiz 中控開關故障無法鎖門

五年前買給內人用來載小朋友上下學的 Matiz II 2002, 在一年多前發現遙控中控鎖常常無法正常鎖門, 但是開啟功能是正常的. 原車並沒有配備遙控防盜系統, 這部份是經銷商用通用型防盜器加裝上去的

一年前曾將防盜系統用來控制中控鎖的中控馬達拆下來檢查, 除了橡膠防塵套破裂, 功能都正常, 恢復原狀後, 中控鎖好了一陣子, 但漸漸的無法遙控鎖門的頻率越來越高, 上個月便完全失效了, 鎖門的時候全部要用手動的方式四個門一個一個鎖

有沒有注意我所描述的? 實際上是遙控的功能正常, 但是中控開關連動鎖門的功能喪失, 也就是原車配備的中控開關的感應關門功能已失效了, 但這個答案並不是一開始就知道了. 這部份請見後面的說明.

這次照片記錄並沒有將所有拆卸點都拍下來, 因為那時跟我弟一同找到問題點後, 便高興的將所有零件歸位復原了, 忘了補拍部份照片.

1.      固定車門內飾版的共有六顆螺絲, 要先拆除.

2.      一手將開門內把手扳住, 另一手要壓住開門把手塑膠框往左移, 便可取出. 與把手一體連動的拉柄用連桿扣與開門用連桿扣在一起, 可以用尖嘴鉗將塑膠扣打開, 然後便可用尖嘴鉗將連桿拔掉, 取下整個開門把手 (以上描述之步驟也適用於 TOYOTA 車系). 接下來由內飾版下緣往外將兩個隱藏的塑膠扣子扳開, 便可將整個車門內飾版整個往上舉起一寸高, 讓車內中控拉柄脫出, 並將電動窗控制線組拆下, 到這裡整個車門內飾版便可完整拆下.  

3.      將左半邊的防水布小心撕下掛在右邊.

4.      原廠中控鎖拉柄的設計對使用者不友善, 因為不好施力開門. 這裡再度測試防盜器的遙控開關門的功能是否正常, 結果中控馬達作動皆正常, 看來是六角鎖底下的中控開關盒的問題了, 沒拆出來是無法知道確實狀況的.

5.      這張是將相機鑽到車門內往六角鎖的方向拍的, 可以用來了解各連桿的位置與功能.

6.      要拆六角鎖, 必須先將遙控中控馬達先拆出來. 方法是將固定中控馬達連桿與車內中控拉柄之連桿的金屬夾鬆開一邊 (下圖右邊螺絲) , 並將固定中控馬達之螺絲拆除. 接下來便可將中控馬達連同連桿一起拆除. 再來便可將其他相關的連桿塑膠扣鬆掉, 最後便可用十字大螺絲起子將車側固定六角鎖的三顆螺絲拆下來, 並取出六角鎖總成

之後我將中控開關線組插頭接回中控開關盒, 手動重複測試中控開關之感應功能, 結果發現每次開門都很正常, 但是關門常常會失敗, 偶而會恢復功能.
每當我們透過車門鑰匙解除鎖定時, 車門鑰匙鎖仁會推動連桿來解除六角鎖的鎖定, 並同時將中控開關的感應開關扳到開的位置, 這樣中控開關盒便會感應, 並連動控制其他三個門的中控馬達來解除所有車門的鎖定. 在這裡並沒有提到駕駛車門的中控馬達, 因為在低階的車種這部份是選配的功能. 對於外加的防盜系統便是透過額外加裝的中控馬達來連動車內中控鎖拉柄連桿, 達到遙控開門及遙控關門的功能
.

7.      這張是將六角鎖總成取出拍照的. 照片中少了中控開關盒. 對照照片中的連桿, 對於原廠配備遙控中控鎖功能的六角鎖, 剛好用了六根連桿, 我猜這大概就是六角鎖名稱的由來.


8.      一開始是懷疑中控開關盒內的 Relay 繼電器或是微動開關有問題, 如果沒有拆開來檢查, 根本無法知道裡面有什麼零件, 以及什麼零件損壞. 很可惜的是這個中控盒是密閉包裝的, 那要如何開啟呢? 我弟說這種密封盒為了防水防潮, 都是用膠類黏合的, 一定要用破壞的方式才能開啟, 他都是用鐵鎚敲盒子邊緣, 直到黏合面裂開了, 才能打開. 這樣雖然比較快, 但是對中控盒的損傷會比較嚴重, 所以我是先用美工刀在中控盒的黏合面先劃一圈, 刀片約劃入有 1.5 mm . 然後在照片中的左邊兩個尖頭, 用檳榔剪在已被美工刀劃過的黏合面剪開, 這個力量就能讓內部的左半邊黏合面分離, 再用一字起子將右側的黏合面撬開. 這樣是比較費工, 但是可以確保中控盒塑膠外殼的完整性.

9.      照片中右下角的電路板上有一顆白色的繼電器Relay, 一開始是懷疑繼電器的內部接點接觸不良, 所以將繼電器拆下來後, 切開繼電器外殼, 真的看到接點上有接觸不良的氧化狀況, 但是功能性應該還是正常! 到電子材料行買一顆相容的繼電器只要 15 (照片中黑色的那一顆), 買回來後立即換上, 測試結果狀況依舊, 與我弟討論會不會是其他車門內的中控馬達出問題造成.

偶然的機會發現,當我用手將電路板壓緊一點時, 手動扳動中控盒外面的切換開關時, 竟然百發百中, 功能正常, 最後與我弟討論結果, 便在電路板背面與中控盒背蓋間墊一片摺疊後約厚 3 mm 的紙片, 然後在原先的接面塗上快乾膠, 將背蓋蓋回, 先用綁帶將原先的螺絲孔位置將中控盒主體與背蓋綁緊, 並在黏合面上再上兩次快乾膠, 每次都要等原先的膠乾掉後, 再上下一層膠. 上一動 (8.) 中的照片便是黏合的過程, 其中左側的兩條綁帶就留在原地裝回車上, 已確保中控盒的緊密度.

總結這次中控盒關門功能失效的原因是控制盒內的切換開關之彈簧銅片與電路板上的接點之間接觸不良造成, 可能是塑膠盒體用舊了會延展, 橡膠墊片會被壓扁, 導致彈簧銅片與電路板之間的間隙加大, 所以提高彈簧銅片與電路板上的接觸密合度便是解決這次故障的方法. 這個持續了一年, 造成遙控中控鎖門不便的問題, 在今天終於解決了.

這樣的故障狀況在其他的車系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提供給網友參考:

A) 中控開關本身內部銅片接點氧化阻抗變大 à 分解中控開關清潔氧化接點 (SAAB/Taurus)
B) 六角鎖總成上的中控感應微動開關彈性疲乏或接點氧化 à 更換微動開關 (OPEL)
C) 中控馬達失效 à 修理中控馬達 (碳刷磨損, 斷路) (所有車系)


阿丁 http://taurus-diy.blogspot.tw

2007年3月23日 星期五

Corolla 94 駕駛座車門鎖 DIY


車上一般會有左右車門鎖, 後車廂鎖, 及引擎啟動鎖, 當有某一個您常用的鎖損壞時, 會造成很大的不便, 如駕駛車門鎖, 引擎啟動鎖. 大部份的人對於老車的鎖損壞時, 不會考慮將所有鎖頭全部更換以換取方便性(只用一隻鑰匙), 因為更換全車鎖頭及鑰匙的費用很貴, 甚至有些車型的鑰匙是含晶片的, 必須跟原廠購買與設定, 那又是另一筆費用. 因此我們周遭親友或您自己都有可能會攜帶兩隻鑰匙使用一輛車, 一隻開車門用, 一隻發動引擎用!

您可能會覺得奇怪, 為什麼金屬製的鎖頭會損壞呢?

車門鎖損壞的原因有:
1.      您的車門鎖被小偷撬壞了.

2.      有人惡作劇, 將異物/三秒膠塞入鑰匙孔; 或其他沙塵微粒隨著鑰匙進入鎖孔, 日積月累之下, 最後導致鑰匙及鎖仁公差太大, 無法開啟車門鎖.

3.      使用習慣不良, 常常把鑰匙上的鑰匙環掛滿一大串其他鑰匙, 導致鑰匙齒位發生偏差或鎖仁內的鎖片偏差而損壞.

4.      鑰匙及鎖仁內的鎖片長久使用, 產生磨損, 使車門鑰匙越來越難開.

5.      用錯誤的鑰匙暴力轉動車門鎖.

平日養成習慣不在車內明顯處放置任何值錢的東西或零錢回數票, 避免小偷侵入車內偷竊; 慎選戶外停車地點, 並在方向盤加上方向盤鎖, 增加竊賊偷車的困難度; 車鑰匙環只掛用車輛相關之鑰匙, 避免增加重量損壞啟動鎖或鑰匙!

我寫這篇文章是因為最近幫我的同事的 TOYOTA Corolla 94 更換駕駛車門鎖仁後的感想! 同事的 Corolla 停在戶外被竊賊撬壞駕駛車門鎖, 還好車子沒有遺失任何零件或財物, 但是駕駛車門鎖卻被破壞了, 無法使用, 所以他必須用鑰匙先到副駕駛座開門解除中控鎖, 再回到駕駛座開車. 另外, 小姨子的 Festiva 92 老早就使用兩隻鑰匙, 一隻開駕駛座車門, 一隻啟動引擎. 上述兩個案例中, 他們的車子都沒有裝防盜器, 也沒有遙控開門的遙控器.

利用同事這次的事故, 我研究了一下如何拆裝車門上的鎖仁, 並研究如何調整鎖仁內的鎖片! 我的目的是希望讓同事能用舊的鑰匙開啟駕駛座車門上的鎖, 而不是維修廠慣用的更換新的鎖仁與加一隻鑰匙, 造成日後用車的不便.

一開始我將新舊鎖仁全部分解, 並只將舊鎖片裝到新鎖仁上, 但使用上還是很不順, 我想原因是新鎖仁是台製品, 公差較大, 在裝上舊防撬鎖片 (新鎖仁沒有防撬鎖片) , 與舊鑰匙 (已有磨損) 無法匹配. 再來便將整個舊鎖芯連同舊鎖片裝到新鎖仁的鎖體上, 有進步, 但還是常常會卡住, 最後檢查是因為舊防撬鎖片會卡住, 造成無法轉動, 不得已只好將防撬鎖片取消, 最後才完修.

以下便簡略介紹 DIY部份:

1. 先將固定駕駛車門內飾版的三顆螺絲拆除, 車門扶手上有一個軟蓋要用敲棒撬開, 扶手的兩端各鎖了一顆螺絲, 取下三顆螺絲後, 開車門的把手塑膠框往左挪, 便可取出. 內飾版背後有數顆塑膠扣子固定, 可用藍色專用撬棒小心撬開, 並可將車門內飾版往上提, 並與車門分離, 把手塑膠框轉個角度穿過車門內飾版, 並將電動窗及中控按鍵之接線取下, 也可以直接將內飾版掛在車門旁.


2. 打開防水布

3. 將車門外把手的左邊固定螺絲(也就是固定鎖仁的螺絲) 10號套筒取下

 4.  這張照片是將固定外把手的兩顆10號螺絲全取下後才能由外面看到車門把手內部的鎖仁與連桿之間的固定狀況, 如果只拆掉固定鎖仁的螺絲, 則要打開連桿固定夾會比較困難.

5. 這張是固定夾已經打開的樣子, 打開後便可將連桿由鎖仁上的拉桿取出.

6. 再來便可用鑰匙插入鎖仁並順時針轉動約60, 便可將鎖仁整個由車門內取出.

7. 鎖仁外蓋有兩處扣點要用尖起子扳開才能打開


 8. C型夾環可以用尖嘴鉗取下

 9. 而復位彈簧也是用尖嘴鉗取下


10. 外蓋用尖起子撬開後


11. 將鑰匙插入, 將所有鎖片歸位齊平, 並將鎖芯拆出



 12. 這是台製品新鎖仁的外包裝

13. 這是已分解的鎖體, 左邊是台製新品, 右邊是被撬壞的原車零件

對了, 副駕駛座車門不是也有一個鎖仁,而且是使用同一隻鑰匙嗎? 如果鎖仁是內部鎖片斷裂而不是外部鎖體被撬壞的, 可以考慮將副駕駛座的鎖仁內之鎖芯 (含完整鎖片) 與駕駛座的鎖芯調換, 這樣駕駛座上的鎖仁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反正副駕駛座的鎖仁使用頻率很低, 這是不用花錢買材料的DIY修法, 但是這樣必須拆兩個車門的內飾版, 要花比較多的工.如果有保修廠願意為您這樣修車子, 那是您的福氣, 因為這樣賺沒多少錢但卻很費工.

阿丁 http://taurus-diy.blogspot.tw

2013-01-21 整理:Taurus 鎖仁分解Matiz 鎖芯拆裝分解Windstar 鎖仁拆裝 室內照明燈會亂閃 Corolla 94 駕駛座車門鎖 DIY


2013-01-23 補上:SAAB 9000 鎖仁拆卸分解

2007年3月13日 星期二

Matiz 搖臂蓋墊片漏油

Matiz 新車開了四年後, 引擎搖臂蓋墊片已開始會漏油 (機油), 因為很輕微, 所以沒有立即處理, 又過了一年, 原本想上網買新的墊片換, 後來想想, 反正已開封的液態迫緊膠還有剩, 如果不用完也會自行硬化, 便利用時間完成這次簡單的 DIY!

下圖是我使用的液態迫緊膠, 是南寶樹脂生產的, 一條 150 克不到 50 , 很好用. 之前都是用來黏自排油底殼的墊片, 一般我只黏墊片與油底殼的接面, 墊片與變速箱之間就不上膠, 方便下回更換時容易拆卸油底殼! 今天則是要用來加強搖臂蓋墊片的密閉性! 另外不同部位的墊片使用哪種墊片膠也是要考慮的, 例如進氣歧管類要考慮到含氧感知器是否會被墊片膠的揮發氣影響而中毒, 這是就必須選用有標記 Sensor-Safe 的墊片膠. 把搖臂蓋墊片塗液態迫緊膠是有那麼一點點的風險, 因為引擎內的汽缸吹漏氣及機油揮發氣會被循環回汽缸內燃燒, 並排出. 但是我推測這樣的風險影響應該很小, 所以還是採用了南寶的液態迫緊膠.

墊片用久了就會出現間隙, 導致漏油. 原廠規範是只要有拆卸到組件有墊片, 墊片類都當耗材, 一定要換新. 原因是舊的墊片受壓或擠壓變薄後, 如果重複拿來使用, 有可能在相同扭力鎖緊之下, 無法維持氣密, 產生漏油漏氣, 到時還要再來一次就很費工了, 畢竟墊片類的耗材比起零件來說還算便宜, 為了防止沒有換墊片的漏油漏氣風險, 並且為了提供車主保固, 車廠一定會要求車主更換這些墊片耗材.

Matiz 的搖臂蓋只用六顆內六角螺絲鎖住.
假設有六顆螺絲排列入下
A     B      C
D     E      F
首先將連接在搖臂蓋上的通氣管拔掉, 再用六角螺絲起子頭配合自動扳手由外而內螺旋轉圈的方式將六顆螺絲拆除, 也就是先 F à C à A à D à E à B. 拆除螺絲為何要照順序這個我還沒能理解, 請知道的網友補充一下! 至於安裝時必須由內而外螺旋轉圈的方式鎖緊, 也就是 B à E à D à A à C à F, 為的就是要確保墊片再鎖緊過程中由內而外的持續擠壓延展時, 能夠有餘隙讓墊片自行伸展, 而不會擠壓變形出現裂痕甚至是斷裂進而漏油.

當要拆靠近防火牆的螺絲時, 因為空間狹窄可以用圖中的方式來拆.

拆下來的搖臂蓋, 墊片還黏在上面, 從墊片上就可以觀察有油漬的地方就是會漏油的地方.

我沒有買新的墊片, 所以計畫用舊的墊片再塗上液態迫緊膠來增加氣密性, 同時搖臂蓋拆下來時, 墊片還緊密黏在搖臂蓋上, 所以只要將墊片上的油漬清除, 再塗上液態迫緊膠便可以使用了.

在引擎上與搖臂蓋連接的接面上也可以看到漏油處的油漬.

接面上的油漬清潔後.

搖臂蓋墊片上液態迫緊膠後, 過 20 分鐘, 等迫緊膠稍微固化後再裝回引擎, 六顆固定螺絲要照上面提過的順序鎖緊. 剛組裝好的搖臂蓋最好能靜置一晚, 讓液態迫緊膠完全固化. 車輛用過幾天後再觀察墊片周圍是否還有漏油. 如果還有漏油, 那舊墊片必須雙面都上液態迫緊膠才能維持氣密避免漏油.

2008-01-12 上文所介紹在舊搖臂蓋墊片塗液態緊迫的方式, 在經過了半年的時間後又開始漏油. 今天再次打開搖臂蓋, 有點後悔當初塗了液態緊迫, 因為這次看到的狀況是部份緊迫膠塗太多, 會溢流至引擎內部, 可能產生堵住油道的風險.  這次我直接跟 Yahoo 賣家 (nick880209 韓國大盤館) 買新的韓國製造搖臂蓋墊片, 只花了 NT$150 (運費部份與其他零件共同分攤), 還好零件不貴, 希望能夠再撐個五年! 強烈建議網友, 當搖臂蓋墊片有漏油的狀況時, 直接換新比較好!

2010-05-12 大概半年前,搖臂蓋墊片又開始漏油了,而且漏得引擎週邊都濕濕的。我是覺得先前跟大盤館買的墊片太薄了,在鎖緊後,搖臂蓋與引擎本體之間已沒有間隙了。或許我應該在搖臂蓋的內緣塗上耐熱的墊片膠,將墊片黏在搖臂蓋上壓實,等個20分鐘,讓墊片膠固化完成,增加墊片的厚度,最後才鎖回引擎。這樣或許能改善漏油的狀況。下回有空再來處理。

阿丁 http://taurus-diy.blogspot.tw

2012-01-07 又過了一年半,我又向大盤館買了一條搖臂蓋墊片,這次買的墊片外觀比前次的墊片差。施工時沒有塗上任何墊片膠,重要的是墊片厚度在安裝完成後感覺上應該夠厚,會不會再用沒多久又漏油,過個一兩個月再來報告。


2012-04-14 很不幸的,大盤館買回的搖臂蓋墊片在過了兩個月後,新墊片的周圍還是滲出機油。仔細觀察漏油的狀況,似乎都是由引擎前後兩側的半圓處洩漏的。我上網蒐集相關的搖臂蓋墊片更換的工序,我發現即使是原廠的墊片,非平面轉折處還是要塗上一些墊片膠。塗膠有塗膠的好處,但下次要拆卸更換時,拆卸不易,而且殘膠也不容易清除。但是為了徹底解決搖臂蓋墊片漏油的症狀,我將搖臂蓋卸下後,取出裝了三個月的墊片,用去漬油 (中油加油站買的環保去漬油 NT$45) 清潔引擎及搖臂蓋接面,並用去漬油清洗墊片。然後於搖臂蓋的墊片溝槽塗液態緊迫 (小五金行買南寶液態緊迫 NT$60),裝上墊片後,再於墊片上塗墊片膠,等個十分鐘,將搖臂蓋裝回引擎。六顆螺絲尾端都滴上一滴防鬆螺絲膠,再鎖回搖臂蓋上,螺絲不用鎖太緊,能看到部份墊片膠被擠壓的狀況便可以了,最後再將被擠出的墊片膠抹平,並將引擎靜置一日。至於有沒有效果,三個月後再來揭曉。

2013-09-26 目前搖臂蓋墊片外還是有油漬,現在懶得 DIY 拆卸更換了,就固定使用煞車清潔劑清理吧!

2007年3月11日 星期日

Taurus 96 儀表版的里程表不會動 (2008-02-16 找到代用蝸輪了) .

某日網友帶了一個三代 Taurus (96) 的儀表版給我研究,他的儀表版的問題是時速表正常,但里程表不會動,我直覺是帶動里程表的步進馬達至里程碼表之間的問題。這有可能是控制步進馬達的電路板,也有可能是步進馬達本身,也有可能是帶動的齒輪或里程碼表本身的問題導致。最後將儀表版分解後,才發現是步進馬達的中心軸上套的橡膠蝸輪硬化脆裂造成!

如果給原廠維修,原廠只會用換總成的方式來修復,不過很不幸的一個儀表版總成就要價超過台幣一萬多近兩萬元,如果是比較有良心的技師,可能會跟車主說明只要更換儀表版內的時速表總成,但這個時速表卻是整個儀表版細部模組內最貴的,由美金換算台幣也超過七千多元!
還好網友自行從汽車環保回收廠找到了二手儀表版,只花了台幣 2500 !

那到底能不能用更便宜的方式修復呢?關鍵在於這個蝸輪的規格。
儀表版時速表內的蝸輪是固定在步進馬達中心軸,用來減速提高扭力帶動里程表齒輪。因為步進馬達的中心軸為圓柱體,沒有任何齒鍵類可供固定蝸輪,所以原廠是設計使用橡膠材質蝸輪,且蝸輪的中心孔尺寸比步進馬達中心軸小一點點,讓步進馬達中心軸插入橡膠蝸輪的中心孔時,可以被細小的橡膠蝸輪中心孔抓牢!

我查了很多網頁及 ebay 賣場,通通找不到這樣的橡膠蝸輪。
LEGO 樂高機械組合玩具中就有類似的蝸輪,但材質是塑膠的,而且中心孔超大,恐怕還需要修改才能使用!至於能否用 CNC 車床車出一個金屬蝸輪,這我就不曉得了,還請知道的網友告知!我想這車工恐怕也要上千元了!
還有另一個方法是用彫刻的方式刻出一個可用的蝸輪,問題是要用什麼樣的材質呢?

另外也可以到汽車計程表行詢問是否能單買到這個蝸輪。或許最簡單的方式是成立一個二手儀表版中心,將所有損壞的儀表版拆出可用的模組,再重組出功能正常的儀表版總成。兩個壞的儀表版可以拼裝出一個好的儀表版,10 個壞的儀表版可能可以拼裝出 6~7 個儀表版,這樣或許能降低修復的成本!

由車上拆卸儀表板的方式請參考 Taurus 三代儀表版之拆裝 )!
分解儀表版總成的方法很簡單,只要有星型螺絲起子就可以了!
下圖是儀表版總成的正面:


接下來是儀表版背面,藍色框框內的接點便是儀表版主控電路板與各表之間的訊號針腳的固定夾.



儀表版正面看得到的星型螺絲全部拆下,便可將儀表透明面板及黑框取下:


底下的檔位指示器要先往下挪,然後便可由時速表的四個角落輕輕的將時速表由儀表版總成拔出來


這是挖空時速表後的樣子


這是時速表背面的配置拆步進馬達前要先將步進馬達排線插頭拆掉後,才拆下步進馬達.


步進馬達拆出來後,便看到橡膠蝸輪脆裂於洞中.





一個小小蝸輪讓里程表停擺,暫時還沒找到相同的零件,如果網友有任何好的解決方案,還請不吝指教與分享!

阿丁 無料カウンター  https://taurus-diy.blogspot.tw

2007-04-07
最近發現福特的 Mondeo RS 也是用相同的步進馬達加蝸輪,而且蝸輪的材質是塑膠的,比橡膠材質壽命更長, 說不定一代 Mondeo 的里程表也是類似構造,重要的是一代 Mondeo 的里程表原廠 一個只要 NT$1700. 我會找時間去看看一代Mondeo的里程表步進馬達是否適合 Taurus 使用!

2007-04-16
確定福特車系半機械里程表之步進馬達上的蝸輪尺寸皆相同!這個蝸輪國內廠商台南宏國有單賣,但單價太高一顆要價 NT$1000。而有在幫人修理儀表版的收費通常是收取 NT$2000~2500!這個蝸輪應該有工廠可以用塑膠材質車製,只是工資不知道該如何算法!

2007-12-27
福特車系的 Mondeo,Mustang,Crown Vic,Grand Marquis,Bronco, Explorer,Taurus 車種,只要是使用半機械式里程表 (採用電子式時速訊號,非液晶電子式機械里程碼表),其步進馬達及蝸輪尺寸皆相同。

2008-02-16
今天終於拿到朋友委託 CNC 車床廠車製好的 ABS 材質蝸輪,但是車床廠為了量蝸輪中心孔大小, 將我小牛步進馬達上好的的橡膠蝸輪給毀了。
車製完成的 ABS 蝸輪裝上小牛後,已可正常運作,今天來回一趟鹿港-台中, 里程數距離也沒有什麼誤差(我不能說完全沒有誤差,因為沒有設備去測量讀數是否正確) 。

2009-06-24
對於福特車系的車子,有使用機械式里程表的車友要特別注意,單程里程要歸零時,一定要先確認車速是零的時候才能按 Reset 歸零桿。如果是車輛行進中去按 Reset 歸零桿,很容易就會讓橡膠蝸輪破損而停擺。統計到現在已經有超過十位車友找我換過蝸輪,並恢復正常了。

2009-07-04
Nissan Quest/Mercury Villager 3.0 96 儀表板也是使用這顆蝸輪。

2014-01-07 需要這顆蝸輪的網友,請於本版留言留下您的 email (留言將不會發布出來,只有我看得到),我再與您聯繫如何取得這顆蝸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