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 老爸跟我說最近開車時, ABS 燈有時候會自己亮起來, 然後熄火重新啟動又正常!
上回進維修場更換水泵浦時有麻煩老闆插 Tech 2 檢測電腦, 查到[踏板傳感器異常]的故障碼!
今天便將該傳感器取出, 結果傳感器是位於煞車真空裝置內的零件, 所以是密閉式零件, 無法分解.
踏板傳感器其實內部只是一個可變電阻, 搭配彈簧及頂桿的來回作動, 由煞車踏板行程改變傳感器頂桿行程, 進而改變可變電阻在定電壓的輸入下, 限制流過的電流大小, 讓 ABS 電腦感測出煞車踏板的行程. 老闆說新的踏板傳感器要價 NT$7000 多, 可以找二手的零件.
我心裡想一般的音響的音量大小也是用可變電阻控制的, 當調整轉鈕而音量沒有穩定放大時, 多半是轉鈕內的可變電阻髒了, 只要將音響關掉, 將音量轉鈕左右多轉動幾下, 多半可以恢復功能. 所以今天也是將拆下來的踏板傳感器如法炮製, 將頂桿推進推出好多次, 讓內部的可變電阻接觸表面積累的氧化物質磨除. 就這樣老爸的老 SAAB ABS 燈不正常亮起的狀況便解決了. 進原廠換這個東西沒花個 NT$8000 一萬的可能也出不來吧!
以下就介紹拆裝的程序及注意事項:
1) 現將電瓶的負極及正極電線接頭拆除,
2) 將電瓶固定夾拆除,
3) 將固定在電瓶座上的正極充電線及保險絲座的星型螺絲拆除,
4) 將固定電瓶座的四顆大螺絲拆除, 並移除電瓶座,
5) 將踏板傳感器上的訊號線插頭用手指壓住彈簧後拔掉插頭,
並用高壓空氣將傳感器的周圍灰塵吹乾淨,
6) 找尖起子用一手將固定踏板傳感器的彈簧夾撐開, 另一手拔下踏板傳感器,
7) 將傳感器上的密封 O 型環取下裝回真空裝置上的傳感器固定座,
8) 將傳感器上的頂桿推進拉出多次, 此時可以找數位電表量測插座上的電極是否會依據頂桿的深淺回報不同的電阻值,
9) 最後便可反向將所有組件安裝復原.
2009-11-04 傳感器內的可變電阻磨損嚴重,即使將頂桿推進拉出多次,恢復功能幾個月後再度失效,看來換新的才能完全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有機會找到備用品,可以研究看看如何改裝,節省買新品的費用。
阿丁 http://taurus-diy.blogspot.tw
2006年6月28日 星期三
2006年6月27日 星期二
DIY 96 SHO 更換火星塞
一位Yahoo Taurus家族的網友想要DIY更換他 96 年出廠的 Taurus SHO 小牛的火星塞, 我同他一起研究如何拆換.
SHO的小牛採用V8 3400CC 的 Yamaha 引擎, 每個Bank有四缸. 跟Taurus Duratec DOHC V6 3000CC 一樣, SHO的Bank 1 也是藏在上進氣歧管下方, 所以該Bank的火星塞很難更換, 而車頭部份的Bank 2, 只要將IMRC控制器拔除, 就可輕易更換火星塞, 這部份在 SHOV8及DuratecV6也是一樣的.
以下介紹拆裝程序:
1) 先將電瓶負極拆掉 (避免作業中發生短路事故), 並靜置一個多小時降溫,
2) 打開機油蓋, 拆除引擎飾版, 再蓋回機油蓋,
3) 拆除副駕駛座側室外循環進氣雨遮蓋, 並將下導雨版拆除 (這樣才有足夠空間拆固定上進氣歧管的支架螺絲),
4) 將連接上進氣歧管相關的所有真空管拆除,
5) 將等距歧管進氣導管上的所有夾子轉鬆,
6) 拆除EGR閥固定螺絲及墊片,
7) 拆除上進氣歧管Bank1的等距進氣導管 (注意所有螺絲的長短及其位置),
8) 拆除上進氣歧管Bank2的等距進氣導管,
9) 拆除連接上進氣歧管之煞車真空裝置之真空管,
10) 拆除背壓感測器支架上的兩顆螺絲,
11) 上進氣歧管與引擎本體有兩個支架鎖在一起, 將每個支架鎖住上進氣歧管的的固定螺絲轉鬆, 另外上進氣歧管與下進氣歧管之間還有固定支架兩個也要拆卸,
12) 將上進氣歧管拆除,
13) 拆卸直接點火線圈上的兩顆固定螺絲, 並移除直接點火線圈,
14) 車頭部份的Bank 2要先將IMRC的固定螺絲三顆拆除, 並將IMRC掛在一旁, 然後拆除直接點火線圈,
15) 用高壓空氣將火星塞槽先噴乾淨,
16) 將火星塞放鬆1/4圈後, 再用高壓空氣噴乾淨(避免拆火星塞時髒東西掉到燃燒室內),
17) 將新火星塞用手將套筒轉到無法再轉時, 使用一個手掌寬的自動扳手用單手施力到轉不動為止,
18) 再用一尺長的自動扳手將火星塞轉緊15度固定,
19) 接下來便是相反順序將所有組件恢復原狀.
拆下來的上進氣歧管組可以用煤油及化油器清潔劑來清洗積碳.
清洗前,
清洗後,
組裝中的上進氣歧管
阿丁 http://taurus-diy.blogspot.tw
2006年6月21日 星期三
DIY SAAB9000 冷氣濾網
老爸的 SAAB9000 冷氣濾網(駕駛室濾網) 很久沒有換了, 聽說進原廠換一個含工要價超過 NT$2000, 從 SAAB Club 團購的 Made in TAIWAN 活性碳濾網到貨後, 便立刻更換!
1) 先將雨刷水管拔掉
2) 將雨遮上的八個 8 號螺絲拆掉
3) 將濾清器蓋上的固定螺絲用十字起子轉鬆
4) 移除濾清器蓋後, 就可以看到原廠濾網
5) 拔出原廠濾網時注意氣流方向 (由拔出的濾網看哪一面最髒, 那一面就是進氣面)
下面這一張照片的左邊是台製活性碳濾網, 右邊是原廠有塑膠框的濾網!
6) 依相反順序復原, 在安裝雨遮時要特別注意, 先將雨遮中央最長的固定螺絲鎖到定位後, 才將其他螺絲鎖上!
阿丁 http://taurus-diy.blogspot.tw
1) 先將雨刷水管拔掉
2) 將雨遮上的八個 8 號螺絲拆掉
3) 將濾清器蓋上的固定螺絲用十字起子轉鬆
4) 移除濾清器蓋後, 就可以看到原廠濾網
5) 拔出原廠濾網時注意氣流方向 (由拔出的濾網看哪一面最髒, 那一面就是進氣面)
下面這一張照片的左邊是台製活性碳濾網, 右邊是原廠有塑膠框的濾網!
6) 依相反順序復原, 在安裝雨遮時要特別注意, 先將雨遮中央最長的固定螺絲鎖到定位後, 才將其他螺絲鎖上!
阿丁 http://taurus-diy.blogspot.tw
2006年6月18日 星期日
DIY Palm OBD Gauge
DIY 自製的 Ford PWM Scanner (ELM320) 完成後, 為了防止異物碰觸及汙染 Scanner 電路板, 買了一個塑膠外殼包裝起來. Notebook 電腦上執行的 Scanner 軟體功能比較豐富, 但是很不方便攜帶, 後來想到自己還有一部 Palm V PDA閒置, 又上網找到 OBD Gauge Palm 版軟體, 便又在原先的 Scanner RS232 界面上在增加一個與 Palm Cadle 直接連線的9Pin D型公接頭, 這樣以後出門只要帶著 Palm V & Cadle , 我就能機動讀取及清除 OBDII 故障碼, 並監測各項感知器的讀數!
下圖中另一個空著的 9 Pin D型母接頭就是連接 Notebook RS232 Com port 用的接頭!
下圖就是我克難式的 OBD Connector 接線方式!
配合 OBD Gauge軟體的操作 (http://qcontinuum.org/obdgauge/index.htm) , 可以查詢及清除故障碼, 也可以記錄引擎運轉資訊 (Throttle Position, Engine RPM, Vehicle Speed, Intake Air Flow Rate, Short Term Fuel Trim Bank 1, Long Term Fuel Trim Bank 1, Short Term Fuel Trim Bank 2, Long Term Fuel Trim Bank 2, Ignition Timing advance, Air Temperature, Coolant Temperature, Oxygen Sensor 1 Bank 1, Oxygen Sensor 2 Bank 1, Oxygen Sensor 1 Bank 2, Oxygen Sensor 2 Bank 2, Calculated load value), 測錄下來的資料可在 PC 上透過 OBD Graph (OBD Gauge 之PC端配合軟體) 產生統計比較圖表, 方便研判引擎運轉狀況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 在高速公路上塞車時, 引擎冷卻水溫可以高達 106度C, 而進氣溫度更高達 65度C, 而 Short Term Fuel Trim 位於0.0值上下波動, 代表含氧感知器功能正常!
http://tw.blog.yahoo.com/taurus-diy 阿丁
下圖中另一個空著的 9 Pin D型母接頭就是連接 Notebook RS232 Com port 用的接頭!
下圖就是我克難式的 OBD Connector 接線方式!
配合 OBD Gauge軟體的操作 (http://qcontinuum.org/obdgauge/index.htm) , 可以查詢及清除故障碼, 也可以記錄引擎運轉資訊 (Throttle Position, Engine RPM, Vehicle Speed, Intake Air Flow Rate, Short Term Fuel Trim Bank 1, Long Term Fuel Trim Bank 1, Short Term Fuel Trim Bank 2, Long Term Fuel Trim Bank 2, Ignition Timing advance, Air Temperature, Coolant Temperature, Oxygen Sensor 1 Bank 1, Oxygen Sensor 2 Bank 1, Oxygen Sensor 1 Bank 2, Oxygen Sensor 2 Bank 2, Calculated load value), 測錄下來的資料可在 PC 上透過 OBD Graph (OBD Gauge 之PC端配合軟體) 產生統計比較圖表, 方便研判引擎運轉狀況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 在高速公路上塞車時, 引擎冷卻水溫可以高達 106度C, 而進氣溫度更高達 65度C, 而 Short Term Fuel Trim 位於0.0值上下波動, 代表含氧感知器功能正常!
http://tw.blog.yahoo.com/taurus-diy 阿丁
DIY Taurus 真空洩漏 P0171, P0174 故障碼
一年前, 我 DIY 清潔進氣歧管積碳時, 因首次拆卸上進氣歧管不夠熟悉, 不小心拆斷兩處真空管, 後來是用絕緣膠帶在斷掉的地方黏合數圈, 外面再用 3M 耐熱大力膠帶黏合固定! 但這樣的修補方式並無法承受引擎室內高溫的試煉!
年初 給原廠插電腦檢測出 P0174 (Bank 2 Fuel Trim Too lean) 引擎故障碼, 那時我自行研判應該是上進氣歧管氣密不足, 原因是一年前清潔進氣歧管積碳後, 並沒有將進氣歧管安裝完全, 進而導致漏氣, 這可以由最近一年來由上進氣歧管與下進氣歧管接縫處看到廢油堆積痕跡知曉. 今年二月底參加 MMC 2006 大會師時, 在小牛爬完山路後, 那些積存在引擎週邊的廢油流到底盤, 並淋到高熱的觸媒外殼上, 冒出一大堆白煙, 嚇壞了一堆工作人員, 還以為是不是要火燒車了!
四月底再次拆裝上下進氣歧管並仔細清潔墊片, 現在進氣歧管接面不再出現廢油污漬了, 但是這一次的拆裝卻導致修補的真空管無法維持氣密了!
後來我發現到, 小牛的引擎在每天冷車第一次發動時, 引擎轉速在熱車的30秒內會發生釣魚的現象, 也就是啟動後先加速到1500轉, 沒幾秒鐘又掉回1000轉, 又沒幾秒鐘再度拉昇至1500轉, 這樣來回個三四次後才穩定下來. 另外, 每次冷車發動後, 當碰到紅綠燈停等紅燈時, 偶而引擎轉速會突然升高100轉, 感覺引擎抖動比較明顯, 然後就亮 Service Engine Soon 引擎故障燈. 而且最近油耗也變差了. 使用真空表讀取怠速真空值也比以前正常時來得低!
類似狀況在半年前曾經進原廠插電腦檢測查出是 P0174 故障碼, 我並沒有讓原廠修我的小牛, 但是被原廠收取600元的電腦檢測費, 所以才會興起 DIY 製作 FORD PWM Scanner 的念頭, 現在這個 Scanner 搭配 Palm V 的使用, 並配合 OBD Gauge 軟體的操作 (http://qcontinuum.org/obdgauge/index.htm) , 可以查詢及清除故障碼!
Fuel Trim Too Lean 的發生原因是引擎進氣因不明原因增加, 行車電腦的噴油自動調適機制超出界限! 當引擎進氣不正常增加後, 行車電腦為維持進入引擎內的油氣能完全燃燒, 降低廢氣汙染, 透過含氧感知器的監控回饋, 控制噴油嘴噴油的 duty cycle 加長, 讓更多汽油進入引擎燃燒, 但這延長噴油嘴開啟的 時間佔比超過了系統的正常容許界限, 因而點亮 引擎故障燈. 而這也是油耗變差的原因.
最近使用 Scanner 讀取到的故障碼是 P0174 (Bank 2 Fuel Trim Too Lean) 及 P0171 (Bank 1 Fuel Trim Too Lean), 這更讓我確認小牛的病因 : 真空洩漏. 首先我先致電原廠零件部, 詢問整組真空管的售價 NT$5000左右, 這價格對我這 DIY 一族來說真是昂貴至極. 後來想到可以用粗一點的橡膠(具延展性)真空管(內徑3mm)兩公分長, 套在斷掉的真空管(外徑不到4mm)外面來接續. 便立即到材料行買到進口的 Gates 橡膠真空管一尺(總不能跟老闆說我要買4公分長的橡膠真空管), 剪成兩公分長兩個 (我的小牛有兩處真空管斷裂), 然後將斷裂的真空管清潔乾淨, 直接套上兩公分長的橡膠真空管來接續, 接續完成的真空管從此不再擔心真空洩漏的問題了!
這樣真空洩漏的問題就解決了嘛? 很不幸的, 還沒完成, 引擎故障碼還是出現了. 後來詳細再檢查一次, 發現了很嚴重的問題, 原因是位於節氣閥下方的真空管主配接頭(一對三)鬆脫, 該配接頭由進氣歧管接取真空, 並導引至另三條真空管, 而這個橡膠配接頭的兩端都發生了鬆脫的現象. 我在連接進氣歧管那端的接頭綁上束帶, 增加氣密度並防止主配接頭鬆脫, 並在另一頭的三根配接真空管外徑纏繞兩圈絕緣膠帶, 增加真空管外徑, 然後插回主配接頭, 這樣就不容易鬆脫了! 結束了嗎? 還沒呢! 在橋接真空管轉90度的橡膠套也鬆脫, 這部份也是用束帶綁上, 增加氣密, 並防止鬆脫!
至此, 我的小牛真空洩漏的問題終於完全解決了! 希望本文的提出能對讀者 DIY 檢修汽車真空洩漏有所助益!
阿丁 http://taurus-diy.blogspot.tw
2014-03-04 補充:請參考: Taurus 96 曲軸箱通氣管及PCV閥橡膠軟管檢修 ,另一個容易被忽略的是 Taurus EVAP 通氣管破裂漏氣。
年初 給原廠插電腦檢測出 P0174 (Bank 2 Fuel Trim Too lean) 引擎故障碼, 那時我自行研判應該是上進氣歧管氣密不足, 原因是一年前清潔進氣歧管積碳後, 並沒有將進氣歧管安裝完全, 進而導致漏氣, 這可以由最近一年來由上進氣歧管與下進氣歧管接縫處看到廢油堆積痕跡知曉. 今年二月底參加 MMC 2006 大會師時, 在小牛爬完山路後, 那些積存在引擎週邊的廢油流到底盤, 並淋到高熱的觸媒外殼上, 冒出一大堆白煙, 嚇壞了一堆工作人員, 還以為是不是要火燒車了!
四月底再次拆裝上下進氣歧管並仔細清潔墊片, 現在進氣歧管接面不再出現廢油污漬了, 但是這一次的拆裝卻導致修補的真空管無法維持氣密了!
後來我發現到, 小牛的引擎在每天冷車第一次發動時, 引擎轉速在熱車的30秒內會發生釣魚的現象, 也就是啟動後先加速到1500轉, 沒幾秒鐘又掉回1000轉, 又沒幾秒鐘再度拉昇至1500轉, 這樣來回個三四次後才穩定下來. 另外, 每次冷車發動後, 當碰到紅綠燈停等紅燈時, 偶而引擎轉速會突然升高100轉, 感覺引擎抖動比較明顯, 然後就亮 Service Engine Soon 引擎故障燈. 而且最近油耗也變差了. 使用真空表讀取怠速真空值也比以前正常時來得低!
類似狀況在半年前曾經進原廠插電腦檢測查出是 P0174 故障碼, 我並沒有讓原廠修我的小牛, 但是被原廠收取600元的電腦檢測費, 所以才會興起 DIY 製作 FORD PWM Scanner 的念頭, 現在這個 Scanner 搭配 Palm V 的使用, 並配合 OBD Gauge 軟體的操作 (http://qcontinuum.org/obdgauge/index.htm) , 可以查詢及清除故障碼!
Fuel Trim Too Lean 的發生原因是引擎進氣因不明原因增加, 行車電腦的噴油自動調適機制超出界限! 當引擎進氣不正常增加後, 行車電腦為維持進入引擎內的油氣能完全燃燒, 降低廢氣汙染, 透過含氧感知器的監控回饋, 控制噴油嘴噴油的 duty cycle 加長, 讓更多汽油進入引擎燃燒, 但這延長噴油嘴開啟的 時間佔比超過了系統的正常容許界限, 因而點亮 引擎故障燈. 而這也是油耗變差的原因.
最近使用 Scanner 讀取到的故障碼是 P0174 (Bank 2 Fuel Trim Too Lean) 及 P0171 (Bank 1 Fuel Trim Too Lean), 這更讓我確認小牛的病因 : 真空洩漏. 首先我先致電原廠零件部, 詢問整組真空管的售價 NT$5000左右, 這價格對我這 DIY 一族來說真是昂貴至極. 後來想到可以用粗一點的橡膠(具延展性)真空管(內徑3mm)兩公分長, 套在斷掉的真空管(外徑不到4mm)外面來接續. 便立即到材料行買到進口的 Gates 橡膠真空管一尺(總不能跟老闆說我要買4公分長的橡膠真空管), 剪成兩公分長兩個 (我的小牛有兩處真空管斷裂), 然後將斷裂的真空管清潔乾淨, 直接套上兩公分長的橡膠真空管來接續, 接續完成的真空管從此不再擔心真空洩漏的問題了!
這樣真空洩漏的問題就解決了嘛? 很不幸的, 還沒完成, 引擎故障碼還是出現了. 後來詳細再檢查一次, 發現了很嚴重的問題, 原因是位於節氣閥下方的真空管主配接頭(一對三)鬆脫, 該配接頭由進氣歧管接取真空, 並導引至另三條真空管, 而這個橡膠配接頭的兩端都發生了鬆脫的現象. 我在連接進氣歧管那端的接頭綁上束帶, 增加氣密度並防止主配接頭鬆脫, 並在另一頭的三根配接真空管外徑纏繞兩圈絕緣膠帶, 增加真空管外徑, 然後插回主配接頭, 這樣就不容易鬆脫了! 結束了嗎? 還沒呢! 在橋接真空管轉90度的橡膠套也鬆脫, 這部份也是用束帶綁上, 增加氣密, 並防止鬆脫!
至此, 我的小牛真空洩漏的問題終於完全解決了! 希望本文的提出能對讀者 DIY 檢修汽車真空洩漏有所助益!
阿丁 http://taurus-diy.blogspot.tw
2014-03-04 補充:請參考: Taurus 96 曲軸箱通氣管及PCV閥橡膠軟管檢修 ,另一個容易被忽略的是 Taurus EVAP 通氣管破裂漏氣。
2006年6月11日 星期日
DIY FORD PWM SCANNER ELM OBDII
Ford Taurus 從第三代小牛 (1996 MY以後) 改用 EEC-V 引擎監理電腦後, 便無法自行檢測故障碼, 必須使用OBDII 相容的掃描器Scanner讀取及清除故障碼. 另外 Ford 規格又跟別人不一樣, 是使用PWM 41.6KHz 的固定頻率, 因此很難自行設計讀取電路來讀取故障碼. 只要Service Engine Soon燈亮, 大部分的車主只能任憑原廠宰割!
最近這兩個月, 我的小牛Service Engine Soon 燈總是會在我惰速停等紅綠燈時突然點亮, 之前只能消極的將電瓶接頭斷電5分鐘來消除故障碼, 但是還是無法知道亮燈原因! 有一次進原廠讀故障碼, 知道是 P0174 (第二Bank油氣混合比過稀) 的故障碼. 雖然我的小牛是由該原廠賣出, 但還是被收取600元的電腦檢測工資, 這是我很不能接受的, 因此產生自己準備一套Scanner的想法.
後來在ebay上觀察很久, 要能讀遍世上所有車廠的車的scanner 價格高昂, 但是一套簡單的scanner郵寄到台灣也要約80元美金以上, Ford 專用的 New Generation Star Tester 更高達1000美元以上, 當然也發現到很多100美元左右的Scanner 不少是使用 ELM 的單晶片設計的, 在逛過ELM原廠網站 (http://www.elmelectronics.com/) 後, 考量經費的問題後, 遂興起 DIY 自製Scanner 的想法!
ELM原廠只接受線上訂購晶片, 我是買一顆 ELM320 Ford PWM專用晶片. 不可思議的是下訂單後不到一個星期就收到IC (8pin)了. 參考ELM320 Data sheet的範例電路圖 , 向我弟要了一些可用零件, 再到電子材行準備必要的零件, 零件部份除了ELM320 IC, 所有零件差不多只要NT$100, 我連OBD接頭也沒有買, 因為在台灣很難買到, 由國外買也很貴. 隔日便熬夜開始組裝, 但是很不幸的第一塊電路板沒有製作成功. 失敗的這塊電路板可以讓Notebook 透過終端機程式控制, 可以被動監聽OBD Bus 上的所有訊息, 但是只要我下達任何 mode 命令時, ELM320就立刻回應 Bus Busy, 所以我無法讀取任何故障碼.
我寫email問ELM原廠為何會這樣, ELM原廠技師回答得很詳細, 要我好好檢查傳送命令的電晶體是否正常, 我懷疑我弟的部份可用零件可能有問題, 所以決定到電子材料行再買一份全新的零件. 當夜再度熬夜組裝一次, 組裝完成第一次測試時, 發生 Bus ERROR, 詳細檢查過後, 發現ELM320沒有插牢, 將 IC壓緊後再繼續第二次測試, 結果 終於成功讀取到故障碼. 以前都不知道引擎水溫多少, 現在搭配ELM320 Scanner 並透過軟體的解譯, 現在也知道了! 唯一的缺憾是無法像原廠的 New Generation Star Tester 那樣功能齊備, 畢竟ELM320 算是很陽春的Scanner IC, 但總比沒有好! 現在我終於有了一台自製的Scanner, 不用再受原廠的氣了!
我的小牛最新的故障碼是MIL: P0174 (第二Bank油氣混合比過稀) 及 Pending Code: P0171 (第一Bank油氣混合比過稀) , 我判斷應該是小牛的真空管路有洩露, 等我真正解決了故障原因後, 再來和大家分享!
上圖是我自製的Scanner, 左邊是第一次試做失敗的作品, 右邊是第二次組裝成功的作品!
上圖是 Taurus 駕駛座方向盤下方的 OBD 接頭插座, 因為OBD接頭及排線太貴, 所以只用裸線加針腳, 要用的時候要手動插四隻針腳, 如下圖 (2007-06-10補充)!
到現在為止, 我實際測過可以使用ELM320 Scanner 來讀取與清除故障碼的車型:
1996 Taurus LX V6 3.0 / Taurus SHO V8 3.4
1996 Mondeo 2.0
2002 Escape 2.0
2002 Windstar
阿丁 http://taurus-diy.blogspot.tw
最近這兩個月, 我的小牛Service Engine Soon 燈總是會在我惰速停等紅綠燈時突然點亮, 之前只能消極的將電瓶接頭斷電5分鐘來消除故障碼, 但是還是無法知道亮燈原因! 有一次進原廠讀故障碼, 知道是 P0174 (第二Bank油氣混合比過稀) 的故障碼. 雖然我的小牛是由該原廠賣出, 但還是被收取600元的電腦檢測工資, 這是我很不能接受的, 因此產生自己準備一套Scanner的想法.
後來在ebay上觀察很久, 要能讀遍世上所有車廠的車的scanner 價格高昂, 但是一套簡單的scanner郵寄到台灣也要約80元美金以上, Ford 專用的 New Generation Star Tester 更高達1000美元以上, 當然也發現到很多100美元左右的Scanner 不少是使用 ELM 的單晶片設計的, 在逛過ELM原廠網站 (http://www.elmelectronics.com/) 後, 考量經費的問題後, 遂興起 DIY 自製Scanner 的想法!
ELM原廠只接受線上訂購晶片, 我是買一顆 ELM320 Ford PWM專用晶片. 不可思議的是下訂單後不到一個星期就收到IC (8pin)了. 參考ELM320 Data sheet的範例電路圖 , 向我弟要了一些可用零件, 再到電子材行準備必要的零件, 零件部份除了ELM320 IC, 所有零件差不多只要NT$100, 我連OBD接頭也沒有買, 因為在台灣很難買到, 由國外買也很貴. 隔日便熬夜開始組裝, 但是很不幸的第一塊電路板沒有製作成功. 失敗的這塊電路板可以讓Notebook 透過終端機程式控制, 可以被動監聽OBD Bus 上的所有訊息, 但是只要我下達任何 mode 命令時, ELM320就立刻回應 Bus Busy, 所以我無法讀取任何故障碼.
我寫email問ELM原廠為何會這樣, ELM原廠技師回答得很詳細, 要我好好檢查傳送命令的電晶體是否正常, 我懷疑我弟的部份可用零件可能有問題, 所以決定到電子材料行再買一份全新的零件. 當夜再度熬夜組裝一次, 組裝完成第一次測試時, 發生 Bus ERROR, 詳細檢查過後, 發現ELM320沒有插牢, 將 IC壓緊後再繼續第二次測試, 結果 終於成功讀取到故障碼. 以前都不知道引擎水溫多少, 現在搭配ELM320 Scanner 並透過軟體的解譯, 現在也知道了! 唯一的缺憾是無法像原廠的 New Generation Star Tester 那樣功能齊備, 畢竟ELM320 算是很陽春的Scanner IC, 但總比沒有好! 現在我終於有了一台自製的Scanner, 不用再受原廠的氣了!
我的小牛最新的故障碼是MIL: P0174 (第二Bank油氣混合比過稀) 及 Pending Code: P0171 (第一Bank油氣混合比過稀) , 我判斷應該是小牛的真空管路有洩露, 等我真正解決了故障原因後, 再來和大家分享!
上圖是我自製的Scanner, 左邊是第一次試做失敗的作品, 右邊是第二次組裝成功的作品!
上圖是 Taurus 駕駛座方向盤下方的 OBD 接頭插座, 因為OBD接頭及排線太貴, 所以只用裸線加針腳, 要用的時候要手動插四隻針腳, 如下圖 (2007-06-10補充)!
到現在為止, 我實際測過可以使用ELM320 Scanner 來讀取與清除故障碼的車型:
1996 Taurus LX V6 3.0 / Taurus SHO V8 3.4
1996 Mondeo 2.0
2002 Escape 2.0
2002 Windstar
阿丁 http://taurus-diy.blogspot.tw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