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 Eclipse Cross 早期使用過 Wurth 橘色濃縮雨刷精,搭配過濾水混合放置備用,可能備用雨刷水桶有照到光,我發現雨刷水會長出黴菌團,這有堵塞雨刷水噴頭的風險。後來我都改用 Costco 買的進口 Prestone Bug Wash 雨刷精,目前也持續使用中。如果網友要使用任何濃縮雨刷精或玻璃清潔劑來加水混合使用,建議不要加自來水,因為自來水礦物質含量過高,容易產生水垢,有堵塞噴頭的疑慮。
某日控制雨刷系統噴雨刷水清潔前檔玻璃時,儀表板出現了「請添加雨刷清洗液」的警告訊息,然後行駛中我就看不到油耗資訊了,雖然可以按壓多功能按鍵取消顯示警告訊息,但是儀表板多功能顯示螢幕的上方還是會出現一個黃色警告標示。如果還是不將雨刷水加滿,下回開車時,儀表板同樣還是會重複出現「請添加雨刷清洗液」的警告訊息及警示聲響。
後來找時間加滿水箱精後,發現那個警示訊息還是不會消失。我檢查的結果是雨刷水桶中的水位感知器內的浮筒卡在底部,沒有上浮。
我後來有拆卸雨刷水桶的加水管,然後用鉛線進去水位感測器撥動浮筒,嘗試讓浮筒上浮,第一次是有成功。但是過一陣子,同樣的狀況再度發生,但是這次我無法讓浮筒上浮。那個浮筒好像完全卡死了。實際上,使用高壓水柱/壓縮空氣氣槍,往浮筒上的缺口噴入,應該可以輕易的讓浮筒上浮才是。但是,我的案例真的是浮筒卡的死死的。
原廠零件料號為 8260A406,從 2014 年開始,Outlander 車系就開始使用了,Eclipse Cross 與 Outlander 使用相同的底盤架構,也是使用相同的雨刷水桶及水位感知器。請見:https://www.google.com/search?q=8260A406,新的感知器都會附上一條橡膠水封環。
我上網研究了一番,沒有人探討過三菱雨刷水位感知器的浮筒構造問題,只有說明買感知器材料回來更換。雖然有人成功拆卸更換,但是關鍵的拆卸水位感知器的部份都省略了。我自己有嘗試過拆卸水位感知器,但是躺在車底下,使用手邊現有工具,還是無法拆卸水位感知器,那密封環非常緊,我想可能必須破壞橡膠封環,才能拆卸感知器。也就是說,你必須先買到一個新的水位感知器附橡膠封環,才能破壞車上橡膠封環拆卸舊水位感知器。安裝就很簡單了,先將橡膠封環固定在雨刷水箱安裝口,然後將感知器擠壓進去固定位置卡住就好。
一開始我是懷疑箝制浮筒的浮筒柱不夠平滑,想要拆卸感知器下來分解整修。後來我仔細觀察照片,浮筒的中央圓缺口有比浮筒柱大了1 / 2 mm,應該不會有浮筒柱不夠平滑而卡住浮筒的機會。反倒是感知器底部的內徑不是正圓,也就是有一部分比較窄,當雨刷水箱的水用光,浮筒掉落最底部,然後車子剛好又振動個幾下,就有可能讓浮筒卡在感知器底部。也就是我現在的浮筒卡住的狀況。
這個料號一直都沒有設計變更,也就是說所有使用到 8260A406 雨刷水位感知器的車子,都有機會遇到跟我一樣浮筒卡住,無法解鎖的狀況。想要恢復雨刷水缺水的警示功能,就只有更換新的雨刷水位感知器了。但是因為沒有設計變更,所以換新的後,還是有機會再次卡住。那我幹麻花這個錢呢?
雨刷水的水位感知器的設計很簡單,在浮筒柱的底部是一個垂直的磁簧開關,當雨刷水足夠時,浮筒沒有靠近磁簧開關,所以開關維持斷路不導通, ETACS 電腦不會在儀表板顯示警告訊息。當雨刷水不夠了,浮筒停留在底部時,便會讓磁簧開關導通,ETACS 電腦偵測到導通狀況時,便會在儀表板顯示警告訊息,並發出警示聲響,提醒駕駛注意。
不花錢修復,那就必須有一些取捨了。我的方法便是廢除水位感知器,將感知器的電纜接頭分開,便可防止感知器的誤報。但是同時,我也就無法透過儀表板出現「請添加雨刷清洗液」的警告訊息來提示我添加雨刷水了。我必須自己定時透過雨刷水箱的蓋子上的水位尺來判讀剩餘水量,並添加雨刷水。
要拆卸雨刷水位感知器電纜接頭,有一些難度,不過也只比自己 DIY 更換機油芯稍微繁雜一些而已。
步驟如下:
1)先將車子固定好。左後輪的前後都要放上輪檔(磚塊)。
2)使用車上千斤頂頂高右前車身,拆卸右前輪。
3)將輪圈放置在車底右大樑下方,預防千斤頂失效。
4)拆卸下圖中的引擎室前下護板(紅框),也就是平常換機油芯的下護板前面那一片與前保桿相連的下護板。
5)人躺到車底往上看,在右大燈的後方就是雨刷水桶,底部黑黑一圈的那個就是雨刷水感知器的橡膠水封,中間那條白色的線纜往車頭方向,透過塑膠扣固定在雨刷水桶牆上。要先解開水桶牆上的塑膠扣,然後才方便拆卸線纜接頭。6)這個位置狹隘,要單手拆解接頭很困難,所以要先將固定塑膠扣鬆脫,然後才能兩手作業將感測器接頭分開,線纜頭要找地方固定。如果過了保固期,當然也可以簡單把那條白色的線纜整個剪斷。
如果網友不想廢掉這個雨刷水感知器的功能,那我建議車主每三個月就要自行檢查一次雨刷水的水量,並且加滿。這樣就能避免雨刷水桶沒有水,導致浮筒卡住的狀況發生。